第106章 不能成的事(1 / 2)

得到召见,一道白色的身影急切走进来,在适当的距离处停下,恭敬地跪下行礼。

道袍青年低垂着头,不敢触犯天颜,“陛下。臣有事启奏。”

德宣帝奇怪看了他一眼,复又低下头继续批阅奏折,“说。”

“臣夜观天象,发现有不祥之兆。掐指一算,发现是近一个月内,有一桩事不能成。如若不然,怕是会危害国祚。不仅如此,与这亲事有关之人,将会非死即伤。”

不祥之兆?危害国祚?

德宣帝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中抬起头来,眉头微微皱起,“是什么事?”

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尤其是关系到国祚,更不能等闲视之。

“是近日的一桩婚事。长安城西,近一个月内会有人家办喜事,这户人家有女入宫为妃。而这喜事的男方与女方八字不合,若强行结亲,怕是会产出恶果。天象显示,最后的结果是二人一死一伤,危害家宅不说,还会顺势牵连到宫中的娘娘,从而连累陛下,危害国祚。”

“还请陛下三思,为国祚与百姓着想。”

德宣帝思索了片刻,挥了挥手,“此事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青年点头,躬身告退。

德宣帝低下头,继续看奏折,“说说吧。这么大费周章的,打着什么主意呢?”

“难不成看上哪个定了亲的姑娘了?”

斜倚在榻上的宸王微微掀起眼皮,一点被识破的慌张也无,还故意露出一个灿烂至极的笑容,“圣人,您按人家原大人说的做就是了。”

不知道想起什么,他又勾起唇角,意有所指地道:“我收了小丫头那么多好处,人家好不容易求我帮忙办事,我拿人手短,不好光拿好处不干活。”

“借口都给你找好了,你瞧,多体贴?总之,小丫头没坏心思就是了。”

这一口一个小丫头的,喊得真亲密。

德宣帝酸酸地想着。

应该就是绣衣使说的那个在宸王身边的小医女了。

只是,岑儿这孩子为什么一边老是跟他提起这小医女,又一边神神秘秘地将人藏得严严实实的呢?这番态度真的让人很难以捉摸啊。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秘密和想法了,德宣帝又心酸又欣慰。

收回万千感慨,德宣帝喊来绣衣使,吩咐了一番。

见绣衣使退去,宸王眉毛一扬,目的达成了,就打算拍拍屁股就走人了。

“父皇,儿臣告退了。”

这孩子,事情办完就走了,也不知道多陪陪他这孤苦的老父亲。

虽然心里不舍,但顾忌着他的身子劳累不得,德宣帝倒是没再挽留,让大太监高盛将人安全送回宸王府再回来。

《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曾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今年的长安,冬日好似比以往冷上许多。

一间不起眼的房内,灯光如豆,炉火不温。窗外萧索,只有枯枝摇曳,悉索有声。

如玉的面上,几道狰狞的伤口似是狰狞的蜈蚣,牢牢攀附在上面。婢女模样打扮的少女麻木的坐着,半晌没有动作。

刚刚三少爷身边的奶嬷嬷来了,说是明日一大早便会有牙行的人来府上,让她做好准备。

一年前,她被强卖入府中,此刻,又如一条死狗一般,被马上丢出府外。

入府一年,她见过一具又一具的尸体被抬出府外,也见过少数的姐妹被卖到别处。尽管心中早已经猜到了自己迟早也会成为这两种情况中的一个,但此刻仍旧是觉得心下冰凉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