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一声谢,来得太晚了。晚了一世......
青黛和苏嬷嬷愣住了,只看着眼前小小的孩子。
苏嬷嬷动了动唇,有些失语。
江迢迢粲然一笑,“况且,我相信阿眠哥,嬷嬷就别忧心这事啦。不过,这也提醒我了。光花钱,不生钱可不是长久之计。我得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毕竟,无钱寸步难行呐。”
见女孩故作老成状,苏嬷嬷点了点女孩的额头,不由失笑。
青黛则是眼睛亮亮地看着自家小姐。
嗯,小姐这么聪明,肯定能赚很多的钱!
待洗漱完,吃完早饭,江迢迢就带着青黛去医馆了。
今日医馆照常开业,只是比往常多了几分热闹。
原来是从今日起往后三日,医馆安排了义诊。
这事还是江迢迢的师兄们提出来的。他们这群家伙难得聚在一起,皆是准备多在青州留一段时日的。
闲着也是闲着,光谈论一些理论,不如实操来得实在。
于是,大师兄便提议在医馆开展义诊。这般,他们可以有事可做,又有利于民生,是件好事。
老爷子听闻了也觉得甚好,就让管事安排下去了。
不仅是师兄们动了起来,许家的小辈们也被拉出来帮忙,跟着师兄弟们切切实实地学。
医馆门口,老爷子看着没一会就开始排起长队的百姓,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寻常百姓,每每看一次病,都要花掉家中大半积蓄。
百姓们为了不花钱,大多都压着小病不去看。久而久之,便成了大病,花的钱却是更多,且很多时候都严重到无力回天,为时晚矣。
虽然他们许家比平常的医馆价格公道,药材也要好上几分,看病治病却仍旧是一笔巨大的花销。
何时,才能改变这番局面啊......
他们许家在这青州改头换面,安然度日,能有今日的光景也算是依靠着青州百姓的支持。若能临走前,多做做这番好事,也算是报了青州这收留之恩了。
江迢迢瞧着在医馆门口忙的热火朝天的师兄们,脑海里却是浮现上辈子偶尔听过的几句传言。
许家弟子各有春秋,造福各地百姓云云。
师父把弟子们,都教导得很好。
今日依旧是许弦月带着她学。
中途休息时,瞧着那碟子糕点,江迢迢有些疑惑。
“弦月姐姐,为何许家不开个药膳相关的铺子呢?”
弦月有些不解,“呦呦这是何意?”
“今日姐姐教我的时候,提到过食疗。食疗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孟诜的《食疗本草》中就曾记载了许多食疗方子。”
“食疗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
“姐姐做药膳做的这般的好,能根据时节做出强身健体又美味可口的膳食,若是开个专卖药膳的铺子,想必能赚不少钱。”
听到这里,弦月不由一笑。
“感情你这小丫头是这个意思。怎的了?今天怎地看啥都是钱,是缺钱了不成?”
江迢迢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声,“人哪里会嫌钱多不是?多点钱傍身总是好的,到需要用钱时无钱可用才是难呢!”
“再说了,用这个药膳多赚些达官贵人的钱,去做些如义诊这种好事是多好的事情呐。”
“那些个达官贵人又可以强身健体。这既是一本万利,又是互利双赢,更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啊!可谓,功德无量。”
弦月真的有点被说心动了,忍不住捏了捏小姑娘嫩生生的脸颊。
“你这小嘴可真会说呀,什么好话都给你说尽了。只是凡事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若真的要做,还要细细思量。”
虽说许家家大业大,加上祖上的底蕴,一时间倒也是不愁吃喝。
只是总不好坐吃山空,之前许家从长安出来,已经是金蝉脱壳,散了大半个家业。
现如今想要回到之前鼎盛的状态,也是不易。
且不久后要回长安,在那般挥金如土的地方,说句夸张的,连呼吸都需要花钱。花销定不如现在这般少,的确该早做打算。
两人当下便一同去老爷子那将此事说了。
老爷子听罢,也觉得可以一试。
“食疗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个点子不错,既然是这样的话,不如你们去试试。”
想了想,他又道:“叫上弦星那几个吧。这世上多是少年成才的人,你们也该学学做事了,就当是历练历练罢。”
当下,弦月便将此事和弦星他们一说。
难得的,几人都认真应下。肃着小脸,颇有种小大人的感觉。
与众人吃过午膳后,聊了会天,江迢迢就告辞归家了。
马车哒哒哒地行走着,江迢迢总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事情。
风轻轻地将帘子吹开,马车前不远处,是一对嬉笑玩耍的孩童。
!!!
她怎地忘了云钦山的事情!
回到江府后,江迢迢就赶忙吩咐苏嬷嬷去给云钦山递信,约他明日午时在聚香楼见面。
其实拜师宴那日,钦山也在,只不过因为事多,云明山也在,她不好多说......
松寿院,宋嬷嬷领着一堆人进来,有男有女,有婆子有小丫鬟,还有小子。
原本有些许低语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
那群人自觉站成四排,每排十人,整整齐齐的。
最前面站着一个笑容满面的婆子,那是牙行的管事。
江老夫人扶着丫鬟的手从正堂走出来,身边还站着一名瘦弱女子和少年。
女子模样清丽,额头包着纱布,更是楚楚动人,一副病西施的模样。
少年身着翠色锦衣,面容俊朗,一派温润公子模样。
阿青抬起头,视线在院子中扫视了一圈,没有见到想见的人,复又垂眸。
一直暗中注意着阿青的江芸了然开口,“母亲,你不是说也叫了呦呦过来吗?怎地还不见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