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闽南的庞大舰队离开登州港口不过两日,扬起的帆影尚未完全消失在南方海平线,青州方面便有一骑快马携着紧急公文,风驰电掣般冲入了登州水师提督衙门。
“主公,青州急报!”信使满头大汗,呈上密封的信函。
刘体纯拆开一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信是留守青州的最高文官发来的,内容让他心头一凛:去岁曾到访过的那几位泰西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等人,去而复返,此刻正在青州!
他们不再像上次那样主要谈论天文历法,而是四处活动,旁敲侧击,重点打听关于“蒸汽之力”、“自行之船”的奇巧之事,言语间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好奇与渴望。更麻烦的是,据报他们已离开青州,正沿着官道,直奔登州而来,明确要求面见“刘将军”。
放下急报,刘体纯脸色一变。
他心里知道,这些身着黑袍、口称“上帝”的泰西人,远渡重洋来到华夏,其目的绝非传播福音那般单纯。
华夏子民千百年来自有其祖宗信仰、儒家道统与佛道哲理,根深蒂固,岂是几句陌生教义所能轻易动摇?
事实上,最初被那些“圣会”、“教堂”吸引去的,多半是些市井青皮无赖、或是走投无路的贫民,与其说是被感化,不如说是贪图教会施舍的几碗薄粥或几两碎银,借此栖身罢了。
然而,这些传教士却往往凭借其“西儒”的身份和带来的些许奇巧之物(如自鸣钟、棱镜等),得以出入士大夫府邸,甚至接触到一些官藏典籍。
他们看似谦恭好学,实则狼顾鹰视,目标明确——华夏积淀数千年的智慧结晶!
刘体纯曾听宋应星等大匠谈起,前朝永乐大典之浩瀚,以及散落民间的大量农书、医典、工巧之作,其价值无可估量。
而据一些零星的海外商贾带来的消息,许多华夏古籍,包括涉及水利工程、机械制造、金属冶炼、农业育种乃至医学药方的珍贵抄本,正被这些传教士以各种手段,或誊抄,或购买,甚至巧取豪夺,源源不断地运往泰西。
他们的行囊里,装的不仅是圣经,更是窃取自东方的知识火种。
“所谓的泰西文艺复兴,不过是一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粉饰闹剧!”刘体纯心中不屑。
他比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清楚,没有从东方传入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技术,以及那些被窃取的数学、天文、工程技术思想,西方绝无可能在那片曾经蒙昧的土地上,掀起后来的科技浪潮。
如今,这些窃贼的后辈,又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更新的技术——蒸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