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暗流寻踪(2 / 2)

汤若望抚摸着胸前的十字架,叹息道:“火药本就起源于这个古老的国度,现在看来,他们似乎在某些我们未知的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绝非简单的工艺改进,而是一种……质变。”

另一位来自葡萄牙的传教士语气带着热切,蓝色的眼珠子放出狼一样的光泽。

“如果能够掌握这种技术,对于教会在远东的传播,对于欧洲各国的……实力,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必须设法获取它!”

他们深知,欧洲火器技术虽然在近几个世纪发展迅速,但其根基很大程度上源于从东方传入的黑火药知识。

如今,东方似乎再次走到了前面,这让他们在震惊之余,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觊觎之心。

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利用教会网络,派遣几名忠诚可靠、且对自然学科有一定了解的中国籍教徒和一名相貌与华人接近的混血辅理修士,以传播福音、救助贫苦为名,前往山东地区活动。

他们的任务,是尽可能收集一切与沧州军火药、新式火器相关的信息,哪怕是零碎的传闻或观察到的蛛丝马迹。

很快,几股暗流开始向山东涌动。

孔有德派出的探子,有的在沧州、青州城外摆摊卖卤肉烧酒,试图吸引火药工坊的工匠前来消费,套取情报;有的则伪装成货郎,在工坊区外围转悠,观察人员和物资的进出;负责策反赵金的精锐小组,则开始着手调查赵金在直隶家人的具体情况,并寻找能将消息或威胁传递进去的渠道。

一下子,工坊区热闹了许多。

“萝卜!——赛梨!”一个汉子挑着萝卜白菜走在大街小巷。

“拨浪鼓儿摇啊摇摇过青石桥

胭脂簪花新丝绦件件都挑好

却不知哪件能换你回头一笑

……”

一个货郎打着拔浪鼓,慢慢的走着。

……

而传教士派出的人,则打着仁慈与信仰的旗帜,在乡村间行走,为贫民治病施药,在与当地人的交谈中,有意无意地探听关于“能打雷的火铳”和“天雷炮”的传说,试图从侧面了解这些武器的威力甚至可能的原理。

山东各地,表面上依然是商贸繁荣、百业复苏的景象。

汉唐商会的生意红红火火,与西洋人的贸易协议陆续签订,新的工坊在不断建立。

但在刘体纯及其核心层看来,这片欣欣向荣之下,潜藏的危机从未远离。清廷的军事威胁暂时因技术代差而缓解,但技术保密与反间谍的压力,却骤然增大。

谍报司的人员已经察觉到一些不寻常的迹象,开始收紧对关键工坊区域的管理,并加强了对陌生面孔的盘查。

一场围绕着火药核心技术、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展开的攻防战,悄然拉开了序幕。

赵金,这个掌握着核心机密的关键人物,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风暴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