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武英殿。多尔衮拆阅着洪承畴呈上的密折,这位老谋深算的汉臣学士,精准地捕捉到了南明内乱带来的天赐良机。
密折上,洪承畴的字迹沉稳而犀利:“……闽郑骤变,拥立唐藩,此乃南明自毁长城,天赐我大清犁庭扫穴之良机也!弘光伪廷失郑氏水师之屏护,断闽浙财赋之供给,已是瓮中之鳖,人心离散,一击可破!臣斗胆进言,当趁其内乱方炽,未能合力之际,速遣劲旅,直捣金陵,一举荡平弘光伪号。若待唐藩在闽站稳脚跟,或与浙东残明势力勾连,则必成肘腋之患,恐费周章……”
“……用兵方略,臣愚见:可命豫亲王多铎,乘庐州新胜之锐,即刻挥师东进,沿江而下,正面强攻金陵;令平西王吴三桂,自临清率精骑南下,穿插淮扬,切断江北明军可能的增援,并威慑郑氏,使其不敢妄动;再遣猛将如鳌拜等,率部为后继,扫荡周边,巩固战果。三路并进,雷霆万钧,则江南可定……”
多尔衮看完,眼中精光爆射,猛地一拍桌案,大声赞道:“好!亨九老成谋国,正合朕意!”
他再无犹豫,立刻颁下严旨。
“传令多铎,休整士卒,即刻自庐州东进,给本王拿下南京!沿途胆敢抵抗者,格杀勿论!”
“传令吴三桂!率关宁铁骑自临清南下,直扑扬州、瓜洲,给本王锁死长江北岸!若遇郑家船只,可击则击之!”
“传令鳌拜!点齐镶黄旗精锐,为豫亲王后应,扫清残敌,镇压地方!”
清军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锋镝直指已是惊弓之鸟的弘光朝廷。
几乎是同一时间,郑芝龙派出的密使,历经辗转,也抵达了沧州。
来使是郑家二当家的郑芝虎,带来了郑芝龙亲笔书信及厚礼。
在将军府内,他面对刘体纯,言辞恳切说道:
“……刘将军威震华夏,力抗强虏,吾兄弟僻处海隅,亦久仰大名,心向往之。今弘光昏聩,权奸当道,丧师失地,民心尽失,实已不堪为天下主。
我等为大明社稷计,为亿兆生民计,不得已而行伊尹、霍光之事,恭请贤王唐藩殿下监国,正位续统,实乃不得已而为之苦衷,绝非觊觎神器,更非背弃大明……”
“……虏寇势大,乃我华夏共同之死敌。吾兄弟深知,唯有南北呼应,同心戮力,方能克竞全功。
闽地与沧州,虽相隔遥远,然抗虏之心如一。愿与将军约为兄弟之交,互通有无,共御外侮。
今后海路通畅,将军若有所需,硝磺、粮米、南洋之物产,我处必优先供给;若虏寇大举南下,亦望将军能出兵牵制,使其首尾难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