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拓土招贤(2 / 2)

吴迪一愣,有些不解地问道:“将军此话怎讲?”

刘体纯笑笑,提笔在吴迪的奏疏上批阅,口中说:

“吴老先生开科取士,势在必行。地点就定于青州府。时间嘛?定于八月。

考试内容,要改一下,破旧立新!除传统的经义策论外,增设新科。”

“新科?这科举考试自隋以来,已历千年,考试内容一向如此!”吴迪更是不明白了。

“哈哈!老先生,一定要改,国家要富强,不能只靠经史子集!”刘体纯笑着说。

“愿闻其详!”吴迪一拱手说道。

“容我想想,今晚写好,明日送与先生过目!”

“好,老朽告辞,静待将军大作!”吴迪一拱手出去了。

刘体纯在屋里思索片刻后,拿起笔,刷刷刷写了起来。

除传统的经义策论外,增设新科。

格物科:考察对物理、化学(如火药、冶金、烧瓷原理)、机械等自然规律的理解与应用。可结合具体实例出题。

算学科:考察算术、几何、测量、历法计算等实用数学能力,要求能解决田亩、水利、工程、商贸中的实际问题。

天文地理科:考察对天文现象、气候、山川河流、海陆分布的认知,以及绘制地图、辨识方位的能力。

重实务,轻浮华。策论题目紧密围绕屯田、水利、工坊管理、商贸流通、军械改良、城防建设等实际问题,要求考生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摒弃空泛议论。

不拘一格,广纳贤才。允许工坊出色匠师(需识字)、精通实务的胥吏、乃至有一技之长的“杂流”人员,经地方保举后参加格物、算学等新科考试!

几天后,沧州、德州、登州、青州等府县贴满了告示。

沧州丁亥秋闱令

一、经义科:取士之本,通晓圣贤大道,然须言之有物,忌空谈玄理。题自《四书》《五经》出,重义理阐发与修身治世之关联。

二、策论科:务实为要!题目紧扣沧州四府当下急务。

“论屯田积粟之法,以固军需民食之根本策”

“论兴修水利、防治河患之方略与工役统筹”

“论工坊区(军械、民器)物料采买、匠作管理、质效提升之策”

“论战时商贸流通、物资管控与物价平抑之道”

“论新式火铳(燧发铳)于城防、野战之应用与操典改良”

“论坚壁清野、城寨联防以御虏骑之策”

要求:条理清晰,数据详实(可估算),方案可行!空言泛论者,黜落!

三、新设三科(重中之重)。

格物科:究天工之妙,解万物之理!考校:

物理:如杠杆、滑轮、斜面省力之理;水火之力;金铁之物性(硬度、延展);火药爆燃之速与力。

化学:如硝石、硫磺、木炭配比与威力;生铁炼熟、炒钢、灌钢之法;石灰烧制、瓷器釉变之理

机械:简单机括、齿轮传动、水利筒车、纺纱织机原理识图与改良设想。

考题示例:“今有千斤巨石需移十丈,可用何械?试述其理并绘简图。”

“试析燧石击发引火,优于火绳之处。”

算学科:度万物之数,利国计民生!考校:

算术:整数、分数、比例、开方。

几何:田亩测量(方田、圭田、邪田、环田)、土方计算、勾股测距。

实用:粮秣仓储计算、工程物料估算、赋税摊派、商货盈亏、简易历法推演(如节气估算)。

考题示例:“今有梯形军田,上底三十步,下底五十步,高二十步,问积几何?合今亩几何?”

“筑城一段,长五十丈,底宽三丈,顶宽一丈,高二丈五尺,需土方几何?若役夫千人,日掘土方几何,几日可成?”

天文地理科:仰观俯察,知天时地利!考校:

天文:日月星辰运行(辨方向、识节气)、常见天象(彗星、流星、云气)浅识。

地理:山川走向、河流水文、气候变迁、海陆大势、重要关隘要塞位置。

技能:简易测绘(步弓、矩尺、罗盘应用)、舆图辨识与草图绘制。

考题示例:“试述北斗七星辨方位之法。”

“绘青州至登州海岸线及主要河流、城池简图,标方位。”

“若自沧州运粮至登州,陆路、海路利弊各何?”

四、不拘一格纳贤才

凡通晓格物、算学、天文地理之工坊匠师(需识字),由工坊大匠作保举,可应新科。

凡精熟钱粮、刑名、工程、河工等衙门胥吏,由主官保举,可应新科及策论科。

凡有农技、水利、营造、堪舆、岐黄等一技之长者,经地方耆老或工坊、屯所保举,亦可应相应新科。

注:保举者需担责,所荐非人,连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