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寒夜暖依(1 / 2)

得到《九阳真经》的张无忌,如同在无边黑暗中航行已久的孤舟,终于望见了指引方向的灯塔。他强忍着激动,再次对着那具传经的骸骨恭敬叩拜,又对白猿和花月影深深一揖,这才珍而重之地将经书收入怀中。

白猿“嗬嗬”叫了两声,指了指洞外,又指了指经书,似乎在叮嘱他好好修炼,随后便蹦跳着离开了山洞,将这片宁静的天地留给了他们。

张无忌盘膝坐在干燥的草垫上,借着从洞口藤蔓缝隙透入的天光,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九阳真经》的第一卷。经文深奥晦涩,字字珠玑,蕴含着武学至理。他自幼受太师父张三丰与父亲张翠山熏陶,武学根基扎实,又天性聪颖,悟性极高,加之身负血海深仇与寒毒折磨,求生与变强的欲望无比强烈,此刻沉浸其中,竟是浑然忘我。

花月影安静地伏卧在洞口附近,一方面为他护法,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危险——尽管这仙境般的山谷看似安全,但野兽或意外总是不得不防。另一方面,她也默默观察着张无忌。

只见他时而眉头紧锁,苦苦思索;时而面露恍然,手指不自觉地比划着行气路线;时而又因体内残存的玄冥寒毒与初生的九阳真气冲突,而脸色忽青忽红,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修炼上乘内功,尤其是《九阳真经》这等至阳宝典,绝非易事。稍有不慎,便是走火入魔、经脉尽碎的下场。

花月影的心也随之提起。她虽不通此界具体的内功心法,但千年修行的经验让她对能量运转、气机平衡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她能感觉到张无忌体内那两股力量的拉锯战,一股阴寒歹毒,如附骨之疽;一股初生蓬勃,却带着燎原之势。

有好几次,张无忌体内的九阳真气运行到关键窍穴,受到寒毒阻滞,气息骤然紊乱,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身体也微微颤抖起来。花月影立刻站起身,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带着安抚意味的呜咽,同时靠近他,将自己身上那纯净平和的灵性气息缓缓释放出来,如同无形的屏障,护住他的心神,助他稳定那躁动的真气。

或许是她的灵性气息起了作用,或许是张无忌心志足够坚韧,每一次险境,他都咬着牙关,凭借着经文指引与自身毅力,硬生生地挺了过来,将那一缕微弱的九阳真气重新导归正轨。

日落月升,山谷中昼夜交替。

张无忌完全沉浸在武学的浩瀚海洋中,饿了便吃白猿送来的桃子或花月影寻来的野果,渴了便饮几口温泉水,困极了便倚着洞壁小憩片刻,醒来便继续研读、练气。他身上的外伤在温泉与灵药的滋养下渐渐愈合,脸色也不再是病态的苍白,而是多了一丝红润。更重要的是,他眼中那长期被病痛与苦难磨蚀的光彩,正在一点点重新凝聚,变得专注而坚定。

花月影始终陪伴在侧。她不再仅仅是守护者,更像是一个无声的见证者与支持者。当他修炼顺利时,她会慵懒地甩甩尾巴,以示鼓励;当他遇到瓶颈焦躁不安时,她会用冰凉湿润的鼻尖轻轻碰碰他的手背,让他冷静;当他深夜苦读时,她会蜷缩在他脚边,用身体的温度驱散昆仑山夜的寒意。

这寂静山谷中的日子,简单、纯粹,几乎与世隔绝。一人一狐,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默契与依赖。

这一夜,月华尤其皎洁,清辉如练,洒满山谷。张无忌刚刚经历了一次不小的行气周天,体内九阳真气壮大了不少,将一股顽固的寒毒逼出了体外,浑身大汗淋漓,却也畅快无比。他疲惫地靠在洞壁上,望着洞口那轮明月,忽然轻声开口:

“狐仙姐姐,你说,我太师父、大师伯他们,现在还好吗?还有我爹娘……”他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我好想他们。”

花月影抬起头,看向月光下少年那带着思念与忧伤的侧脸。她无法用言语安慰,只能站起身,走到他身边,用脑袋轻轻蹭了蹭他的臂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