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沉默着,待祖龙的怒气稍缓,才苦涩道:
“大哥,圣人言此乃‘唯一可行之途’,是‘一线生机’。
圣人洞察天机,俯瞰洪荒大势,其意绝非我等所能揣度。
或许……正是因为这选择看似最不堪,最出人意料,才是我龙族唯一的生路?”
他的语气带着不确定,但更多的是对圣人话语的敬畏。
到了他们这个层次,深知圣人一言一行,皆暗合天意,绝不会无的放矢。
祖龙庞大的头颅低垂下来,龙须无力的飘动。愤怒过后,是更深沉的无力与思索。他回味着青寰的话:
“……莫要再首鼠两端,摇摆不定,心存侥幸……安安心心,彻底放下昔日霸主之傲慢……借天庭正统之气运,代天行责,缓缓消磨业力……”
字字诛心,却也字字在理。
龙族自龙凤大劫后,确实一直在试图寻找各种方法摆脱业力,甚至一度还想借助某些势力东山再起,始终无法真正放下过去,踏实寻找出路。
圣人这是点醒了他们,侥幸之心,才是取祸之道。
“放下傲慢……谨守臣节……代天行责……”
祖龙喃喃自语,龙瞳中的怒火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明悟与挣扎,
“天庭,乃道祖亲立,掌管洪荒秩序之正统。其气运,虽如今微弱,却是名正言顺的天道所钟。
依附天庭,以臣子身份,行天道职责,以此功德,一点点洗刷我族滔天业力……这,或许就是圣人指出的,‘缓缓消磨’四字的真意?”
想到这里,祖龙与烛龙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动。
抛开对昊天个人实力和当前天庭状况的偏见,单从“道统”和“职责”上来看,这确实是一条虽然艰难,却根基最正的道路。
比他们之前任何投机取巧的想法,都更贴近天道运转之理。
“可是,那天帝昊天,会接纳我们吗?”
烛龙忧心忡忡,“我龙族业力缠身,洪荒皆知,谁不避之唯恐不及?接纳我等,无异于引火烧身,那天庭本就摇摇欲坠,如何肯……”
祖龙沉默良久,最终,那巨大的龙首猛地抬起,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事到如今,还有别的选择吗?圣人已指明‘唯一’之路,信与不信,走与不走,皆在我族一念之间。
是抱着那点可怜的骄傲,在业火中彻底沉沦灭绝,还是放下身段,去搏那一线虚无缥缈的生机?”
他的目光扫过黑暗海眼中,那些在业力折磨下痛苦呻吟、气息奄奄的龙子龙孙,声音沉重而坚定:
“为了龙族血脉不绝,为了将来尚有一丝重回天地的可能……这点屈辱,我祖龙,受了!我龙族,受了!”
决议已定,龙族残存的几位核心长老被召集而来。
当听到要举族投靠如今的天帝昊天时,自然又是一番激烈的争论与不甘的咆哮。
但在祖龙与烛龙联手压制,并详细分析了圣人话语中的深意与龙族面临的绝境后,所有的反对声音最终都化作了无奈的沉默与认命。
最终,龙族高层达成一致:遵循青寰圣人之言,举族投效天庭,向天帝昊天称臣!
“师妹,老师虽允了封神之事,可那毕竟尚需时日。如今这天庭……”
昊天叹了口气,看着殿外云海翻腾,却无仙神往来,只有一片清冷。
“依旧是空壳一具啊。”
虽被道祖亲点为天帝,但自身修为不过大罗金仙巅峰,麾下无人可用,政令不出凌霄殿,在那些根脚深厚、法力通天的洪荒大能眼中,确实与笑话无异。
这份天帝尊位,带来的更多是压力与尴尬。
就在此时,昊天心神微微一动,感受到天庭气运竟有一丝极其微弱,却真实不虚的波动。
如今与天庭气运相连,虽气运稀薄,但任何变化都瞒不过他。
“嗯?”
昊天眉头微蹙,正疑惑间,殿外一名值守的天兵急匆匆入内禀报:
“启禀陛下,南天门外,有……有龙族祖龙、烛龙,率领一众龙族长老,言称……言称欲投效陛下,归顺天庭,特来请见!”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