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三清问道(1 / 2)

岛内翻涌的混沌云气,在三人气息降临的瞬间,流转的韵律似乎悄然发生了一丝极其微妙的变化。

那因烛龙离去而残留的冰冷疏离与沉重劫煞余味,如同被一股无形的清泉涤荡而过,迅速消散。

翻腾的云雾变得更为灵动活泼,丝丝缕缕的紫气祥光自混沌深处自然生发、交织,隐隐显露出鸟兽虫鱼、山川草木的虚影,充满了蓬勃的道韵生机,与先前面对烛龙时的沉寂清冷截然不同。

一种温和的、带着某种“可教”意味的场域,无声无息地弥漫开来。

“善。”

一个清越平和的音节,如同玉磬轻鸣,直接在三位未来道尊的道心本源处敲响,清晰无比。

没有烟火气,却带着一种抚平躁动、引人入境的奇异力量。

阻隔内外的混元道韵壁垒,如同春日暖阳下的薄冰,无声无息地消融出一个圆融的门户。

门户之后,并非想象中的华丽宫阙,而是一条蜿蜒的小径,淹没在生机盎然、流转着大道纹路的混沌云霭之中,直通核心那座悬浮的青色石台。

“缘至则来,入内叙话。”

声音平淡,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接引之力。

三清心神微震,互望一眼,皆看到彼此眼中那抹难以抑制的振奋与凝重。

收敛心神,将初临圣境道场的激动与好奇压下,迈着沉稳而充满敬畏的步伐,踏上那条云雾小径。

道韵如实质的清泉般流过他们的道体,涤荡着他们突破后残留的些微燥意与力量运转的滞涩感。

每一步落下,仿佛都踏在某种玄奥的道纹节点之上,心神不由自主地变得更加澄澈空明。

青色石台之上,青寰身影在氤氲流转的混沌气中显得愈发超然。

未显露任何威严法相,只是寻常盘坐,却仿佛是整个道韵流转的核心,是天地间那根不动的轴心。三清在石台下方站定,再次恭敬行礼,如同三株汲取着大道雨露的青莲。

老子身姿最为沉静,抬头望向青寰,目光澄澈,带着对根本疑惑的求索:

“圣人慈悲。吾等蒙盘古父神遗泽,侥幸窥得大道源流之一隅,得证此身。然‘证道’之后,前路茫茫,似有万千歧途,又似一片混沌。

敢问圣人,此身既证,道将何往?那最终证得混元无极大道的无上法门,又在何方?”

问题直指核心,关乎终极目标。

原始紧接着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对秩序与法度的本能追求,眉宇间隐含着一丝对自身道路的审慎: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此乃天之道。

吾观天地运转,阴阳消长,自有其恒常不易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