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小翠姐,我大哥不差钱,咱先找你朋友,问问啥情况。”
说完,立马给大哥宋福刚一个眼色。
大哥赶紧跟上:
“对,不差钱,最好多收点工业卷,烟酒票,咱俩结婚还得买收音机,手表,这些都需要.....”
普通的烟酒,只要有钱,在供销社就能直接购买。
可是送人的茅子,五粮液,北大荒,还有威虎山,大前门,牡丹,中华也都要票。
“谁,谁跟你结婚啊......八字还没一撇呢。”
李小翠被大哥一句结婚,给电的脸色通红,有气无力的反驳了一句。
又加快了两步,来到了一个成品服装的摊位前。
这年头,多数的家庭都是买布料自己做衣服,最多会买一些的确良的成品白衬衫穿。
所以,这个摊位前并没有顾客。
营业员,同样穿着蓝色的制服,是一个20多岁的女人,嘴上还涂着口红,最主要的是她竟然烫了头。
在东宁这种小县城,也算是时尚人士了。
“小翠,你怎么过来了?”
“秀,我是来陪朋友买自行车的,缺了点工业卷,这不是来问问你,有没有办法吗?”
“你这打扮的,也太.....艳了吧?”
“你个没结婚的小丫头,懂什么?结婚了不打扮漂亮的,怎么勾自己男人......”
随着二人的对话,宋福根也弄明白了,这个叫郑秀的是李小翠的同学。
至于工业卷的事,也很好解决,商场后门平日蹲着不少票贩子,只要喊一声,谁有工业卷,就会有人接茬。
不过,按郑秀的说法,这些人多是平日低买高卖的黄牛,都是从个人手上收的闲置工业卷,没啥实力。
要是需要的多,一定要找一个叫老孙的,那家伙手上不仅有各种票据,还能弄到进口的烟酒,还有老毛子的电器。
“秀秀姐,那个老孙那么厉害?”
“还能弄到老毛子的东西?”
宋福根有些懵了,在他的印象里,最开始和老毛子做生意的,都是一些边民,尝试和物品互换。
倒爷,真正开始参与,构成商品回路的时候,至少还得六七年啊,这个老孙哪来的货,还是电器?
“这就不知道了,不过有传言他在冰城有些关系。”
“那家伙,因为干的大,还被工商所抓了两次呢,结果都放了出来......”
郑秀说完,掐了李小翠一下:
“小翠,你这小叔,看着年纪不大,说话咋和个小大人似的?”
“哎呀,别瞎说,我就是跟福刚大哥来买自行车的。”
“对,对......你咋不跟别人买自行车呢,还是有事里。”
“不和你说了。”
“别走啊,中午请你们吃饭。”
“一会还得去武装部呢,下次吧,”
两个女人正要道别,宋福刚突然站了出来。
“小翠,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