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纯粹凑热闹的市民,怀着好奇之心,将银行围得水泄不通。
人群嘈杂喧闹,叫嚷声、质问声此起彼伏,乱哄哄的一片。
桥本熊此刻可谓是愁眉苦脸,心急如焚。
他深知此事重大,若不能尽快解决,自己必将面临严重后果。
于是,他赶忙调集宪兵队所有人员火速赶到现场。
宪兵们如临大敌,迅速组成人墙,开始粗暴地驱赶人群,试图恢复秩序。
与此同时,桥本熊将特高课、76号、便衣队、侦缉课以及警察局等所有他能够调动的力量,全部集中到了银行。
他面色阴沉,主持召开了一场现场会议。
会上,他语气急促且严厉地给这些人安排任务:“都给我听好了!
马上出去侦查,想尽一切办法打探消息!
动用你们手里的帮派和包打听,让他们也都给我动起来!
不管用什么手段,一定要尽快找到盗贼的线索!”说罢,他又提高了悬赏金额,将奖金一下子提高到了五万块大洋,试图以此激励众人卖命寻找线索。
一时间,上海市区陷入一片混乱。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便衣、警察以及荷枪实弹的鬼子宪兵。
尤其是城门和码头这些交通要道,检查变得格外严格。
每一辆过往车辆都要接受细致检查,就连汽车座位底下也不放过。
只要发现没有良民证的人,二话不说,通通先抓起来,带回警局慢慢审查。
不仅如此,桥本熊还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各大院校的化学老师和教授,认为盗贼中那个精通化学的人很可能就在他们之中。
于是,这些无辜的教育工作者们也被强行带到宪兵队接受调查。
银行的所有工作人员更是一个都不放过,通通被隔离起来,逐一进行严格审查。
各个有卡车汽车的公司,政府单位的车辆都要经过调查询问。
整个上海城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人人自危,而这场因银行被盗引发的风波,似乎才刚刚开始。
黄浦江上的汽笛声穿透潮湿的暮色,桥本熊站在虹口警署三楼的窗前,望着对岸灯火通明的公共租界,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那场惊天动地的银行盗窃案,如同一记重锤,将整个上海搅得不得安宁。
霓虹灯下的上海,表面繁华依旧,内里却暗流涌动。
帝国军队的铁蹄下,除了公共租界这块“法外之地”,整个市区已被帝国士兵翻了好几遍了。
在与租界方面艰难协商后,日军虽无法直接进入搜查,但通过施压,让租界警署配合,对平民住宅进行了地毯式排查。
不过,那些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大亨巨贾,只是象征性地例行询问便草草了事。
桥本熊这三天几乎脱了形,原本圆润饱满的脸颊也凹陷了下去,眼窝布满血丝,整个人瘦了一圈。
为了能第一时间掌握线索,他吃住全在办公室,电话铃声一响或者是办公室门一响就猛地扑过去,神经紧绷到了极点。
通过不懈追查,他总算摸清了一点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