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双经问渡 > 第20章 第20集:酒泉在前方

第20章 第20集:酒泉在前方(1 / 2)

第20集:酒泉在前方

戈壁的风带着沙砾,刮过双经渡师徒的衣角时,已少了几分灼人的热气。天边的霞光正一点点漫开,把远处起伏的沙丘染成金红两色,像一匹被夕阳铺开的绸缎。徒弟望着那片光亮处,忽然指着前方道:“师父,您看——”

双经渡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地平线上浮着一层淡淡的青灰色,细看时,竟能辨出炊烟的轮廓。那不是牧民的零星烟火,而是成片的、带着人间气的蒸腾,在风里聚了又散,却始终凝在那片土地上方。

“是酒泉了。”双经渡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却更多的是一种沉静的笃定。他抬手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襟,露出袖口磨得发亮的布边——那是一路西行留下的印记,像树的年轮,圈住了从长安到河西的千里风尘。

徒弟快步上前,扶了师父一把。他的手掌比初出长安时厚实了许多,指腹上结着辨认草药留下的薄茧,腕间还缠着阿依莎临别时赠予的麻布护腕,上面绣着几株西域特有的骆驼刺。“弟子方才数了骆驼的脚印,咱们这一路走了整四十日。”他低头看着脚下被风扫过的沙痕,“从虢州出发时,弟子还总记挂着医棚里的药碾子,如今倒觉得,这骆驼背上的药箱,才是该守着的东西。”

双经渡闻言,转头看了他一眼。夕阳的光落在徒弟年轻的脸上,映出他眉宇间褪去的青涩,多了几分坚毅。还记得在绿洲时,这孩子望着阿依莎的眼神里满是留恋,夜里翻来覆去,连梦话都带着犹豫。那时双经渡没多说什么,只在他枕边放了一卷祖父手注的《黄帝内经》,其中一页圈着“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如今看来,这一路的风沙,比多少说教都更能磨砺人心。

“你可知,为何酒泉能成丝路重镇?”双经渡忽然问道,脚步却没停。

徒弟想了想:“听说那里有一眼泉,水味如酒,故而得名。商旅往来,都要在此歇脚补给,久而久之便成了集市。”

“这只是其一。”双经渡望着越来越近的城郭轮廓,“更因它处在中原与西域的夹缝之间。东来的商队带着丝绸瓷器,西去的僧人驮着经卷佛法,戍边的将士在此屯垦,迁徙的牧民在此换粮。各色人等聚在一处,有交易,便有纷争;有相逢,便有别离;有生老病死,便有执念痴缠。”他顿了顿,从怀中取出那本被西域僧人赠予的《西域医典》,封面上的羊皮被汗水浸得有些软,“你看这医典,上面画的草药咱们认不全,治的病症也多是戈壁上的风疾、驼疫。可医理相通,都是要让人离苦。”

徒弟接过医典,指尖抚过上面陌生的文字:“就像师父说的,医道无界。”

“正是。”双经渡点头,“酒泉城里,定然有中原医书治不了的病,也有寻常道理解不开的心结。咱们带的《黄帝内经》讲的是‘阴阳平衡’,《金刚经》说的是‘应无所住’,到了那里,才更要让这两本经真正成‘舟’,渡人渡己。”

说话间,风里传来了隐约的驼铃声,叮铃叮铃,和着远处市集的吆喝声,像一首被拉长的歌谣。几个牵着骆驼的商旅从对面走来,见了双经渡师徒,都友好地颔首。其中一个络腮胡的商人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话笑道:“前面就是酒泉城啦!城里的胡饼夹羊肉,香得很!”

徒弟忍不住笑了,回头看师父,见双经渡也望着那片城郭,眼神里有期待,也有沉静。他知道,师父心里装着的,从来不是胡饼的香,而是那些在城郭里等待被渡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