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双经问渡 > 第159章 第159集:长亭别意浓

第159章 第159集:长亭别意浓(1 / 2)

第159集:长亭别意浓

残阳如碎金,泼在虢州城西的破庙檐角,将那方刚搭起的简易长亭染得暖意融融。亭下摆着三张粗木桌,拼在一起倒也宽敞,老妇拄着拐杖,正指挥着几个半大孩子往桌上端陶碗——碗里是糙米饭混着新收的豆子,蒸得喷香,旁边还摞着几叠腌萝卜,虽简单,却透着一股子实在的热乎气。

双经渡站在庙门口,望着夕阳里忙碌的身影,僧袍的衣摆被晚风轻轻掀起。他身后,随安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里面是整理好的医书抄本和几件换洗衣物,少年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师父,眼里既有对前路的憧憬,又藏着几分对这座城的不舍。

“先生,快入座吧。”老妇转过身,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菊花,手里还捧着个粗瓷坛子,“这是街坊们凑钱酿的米酒,不烈,暖暖身子正好。”她的声音比初见时清亮了许多,那会儿她总佝偻着背,像株被寒霜打蔫的枯草,如今腰杆虽仍不直,却透着股子精气神。

双经渡合十道谢,刚要迈步,却被一个瘸腿的汉子拦住。汉子是前些日子被他用“刺络放血”救回来的,当时高烧不退,家里人都以为没救了,此刻他手里攥着个布包,红着脸递过来:“先生,这是俺婆娘连夜缝的护膝,西行路冷,您带着。”布包上绣着歪歪扭扭的艾草图案,针脚密匝匝的,看得出缝得极用心。

“多谢。”双经渡接过护膝,指尖触到布面的温热,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他行医这些年,见过太多生离死别,原以为心早已如古井无波,可此刻望着眼前一张张熟悉的脸——有曾在医棚外扔石头骂他装神弄鬼的,有哭着求他救救孩子的,还有默默帮着劈柴挑水从不说话的——竟生出几分难以言说的牵绊。

“先生,尝尝俺做的饼!”一个围着粗布围裙的妇人挤过来,手里捧着一摞芝麻饼,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她是那个曾因孩子呕吐哭闹说药有毒的母亲,后来跪在地上磕头谢罪的模样,双经渡还记得清清楚楚。此刻她眼里只有感激:“您教俺们‘食饮有节’,俺这饼里加了您说的茯苓粉,吃着养胃。”

随安在一旁看得眼眶发热,他想起刚跟着师父在破庙设医棚时,药材短缺,是师父教他辨认草药,说“本草生于天地,皆有灵性,辨得性味,便能用对地方”;想起老妇丧子后拒药,是师父每日陪她读《金刚经》,说“生者必灭,如四时轮回,执念如缚,放下方得自在”;想起刺史要驱逐他们时,师父拿着疫情地图,冷静地说“《内经》云‘知标本者,万举万当’,封城不是标本,救人方是”。

这些日子像走马灯似的在眼前转,少年忽然觉得,“双经相济”哪里只是医书与佛经的结合,分明是师父把慈悲揉进了药方,把智慧融进了人心。

“都坐吧。”双经渡抬手示意众人,自己先在长亭下坐了,随安赶紧挨着他坐下。老妇给每个人倒上米酒,琥珀色的酒液在陶碗里轻轻晃,映着夕阳,像盛了一汪碎光。

“俺们没读过书,说不出啥好听的话。”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农端起碗,声音有些发颤,“先生救了虢州一城人,这份恩,俺们记一辈子。”他一仰头,将碗里的酒喝得精光,喉结滚动时,眼角有泪光闪。

“大叔言重了。”双经渡也端起碗,却没喝,只是望着众人,“《金刚经》里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我治病,不是为了让人记恩,只是见众生受苦,心有不忍。再说,能控制住疫情,是靠大家信治法、肯互助,若人人自危,我纵有百般能耐,也无济于事。”

他这话刚说完,老妇就接了茬:“先生别自谦,当初若不是您守在破庙,俺们这些人早成了城外的孤魂野鬼。”她抹了把脸,声音哽咽,“俺儿没了那会儿,俺觉得天塌了,是先生说‘活着的人好好活,便是对逝者最好的念想’,这话俺记到骨头里了。”

随安看着老妇,想起她如今每日天不亮就来医棚帮着煎药,药香里混着她的咳嗽声,却从没喊过累。他忽然明白师父说的“移情法”是什么——不是忘了伤痛,而是把伤痛酿成了支撑别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