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集:岁月回甘
春风拂过京城的街巷,卷起几片新落的榆叶梅瓣,轻轻落在双经渡医馆的青石板上。馆内弥漫着淡淡的药香,混合着旧书卷的气息,让人一踏进来,便觉心神安宁。
双经渡坐在靠窗的案前,正低头为一卷泛黄的《伤寒论》做批注。他鬓角已染了些霜白,眼角的纹路比几年前深了些,可那双眼睛,依旧清亮如秋水,带着看透世事的温润。案上的青瓷笔洗里,插着几支狼毫笔,砚台里的墨汁研磨得细腻,透着沉静的光。
“师父,城西的王大娘送来一篮新蒸的槐花糕,说多谢您去年治好她孙儿的疹子。”药童小竹端着个竹篮进来,脸上带着孩童特有的雀跃。篮里的槐花糕还冒着热气,甜香混着药香,竟生出一种格外熨帖的暖意。
双经渡抬起头,放下手中的狼毫,唇边漾开一抹浅淡的笑意:“替我谢过王大娘,记得回赠她一瓶新制的薄荷膏,夏日快到了,蚊虫多,用得上。”
“哎,知道啦!”小竹应着,又道,“对了师父,方才看到晋王殿下的马车停在街角,想来是快到了。”
双经渡微微颔首,目光落回案上的医书,指尖轻轻抚过书页上“治未病”三个字。这几年,晋王倒是来得勤了。
不多时,门帘被轻轻掀起,晋王一身素色锦袍,缓步走了进来。他比从前清瘦了些,眉宇间的戾气早已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和。他身后的随从只在门口候着,并未进来打扰。
“双经先生。”晋王的声音温和,带着几分熟稔。
双经渡起身相迎:“王爷今日来得早。”
“府中那盆墨兰开了,想着先生或许喜欢,便带了一株来。”晋王示意随从将一盆墨兰捧进来,翠绿的叶片间,缀着几朵淡雅的紫花,香气清幽。
“多谢王爷记挂。”双经渡看着那墨兰,眼中闪过一丝欣悦,“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确是君子之姿。”
晋王在案旁坐下,小竹奉上刚沏好的雨前龙井,茶汤清澈,热气袅袅。他看着双经渡案上的《伤寒论》,笑道:“先生还是这般,片刻不离医书。”
“医道无涯,稍有懈怠,便可能误了病患。”双经渡重新坐下,指尖在书页上轻轻点了点,“前日看王爷的脉案,肝郁之症已大好,只是夜寐仍有些浅,近来可有思虑过甚?”
晋王闻言,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轻叹一声:“不瞒先生,昨日朝议,陛下提及立储之事,几位皇子各有拥护者,朝堂上虽未明争,暗流却汹涌。我虽已不问政事,可毕竟身在皇家,听着那些言语,夜里难免有些辗转。”
双经渡静静听着,待他说完,才缓缓道:“王爷还记得《金刚经》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吗?世间事,如潮水涨落,若心随潮动,便会被浪涛裹挟;若心能如磐石,任潮起潮落,自能安然。王爷如今已置身事外,又何必再为他人的纷争扰了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