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双经问渡 > 第56章 第56集:故交新悟

第56章 第56集:故交新悟(2 / 2)

双经渡起身谢恩:“臣不过是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理行事,真正有功的是将士们的毅力。”

李修远在旁笑道:“先生总是如此,把功劳推给旁人。前日晋王还跟我念叨,说先生当年劝他‘诸行无常’,如今想来,真是至理名言。”

提到晋王,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老三近来倒是沉稳了许多,前日还主动提出要去皇陵守孝三年,说是要静心悟禅。”

双经渡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他想起晋王当年因权欲攻心而心悸不止的模样,如今能有此悟,也算难得。正欲开口,却见韦贵妃带着宫女款款走来,身后跟着的内侍捧着一个锦盒。

“陛下,双先生。”韦贵妃盈盈下拜,裙摆扫过青石地面,留下淡淡的脂粉香,“听闻先生归来,臣妾备了些薄礼,以谢先生当年救命之恩。”

锦盒打开,里面是一株通体透亮的老山参,须根完整,一看便知是百年珍品。双经渡忙道:“贵妃娘娘厚爱,臣不敢受。臣行医不是为了厚礼,若娘娘有心,不如将此参赠予太医院,救济贫苦百姓。”

韦贵妃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先生高义,臣妾记下了。”

皇帝见状,哈哈一笑:“先生果然还是这般性子。朕也不送你金银,就赐你‘济世神医’匾额一块,再许你三个心愿,无论公私,朕都答应你。”

席间众人皆露出羡慕之色,这三个心愿,若是用来求官求财,不知能换来多少好处。双经渡却躬身道:“臣只有一个心愿。”

“哦?说来听听。”皇帝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臣想继续在‘渡心堂’行医,不为官,不为宦,只做个民间医者。”双经渡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金刚经》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臣若入了太医院,心便有了牵挂,反而不能专心医人。”

满座哗然。李修远急得想递眼色,却见双经渡神色坦然,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皇帝沉默片刻,忽然拍着他的肩膀道:“好一个‘应无所住’!朕准了。但你需答应朕,随时可入宫为皇室诊治,且‘渡心堂’行医,无论涉及何等权贵,皆可自行决断,无需避讳。”

这便是给了双经渡一道免死金牌。他深深一揖:“谢陛下成全。”

宴席散后,李修远送双经渡出皇宫,走到东华门时,忍不住道:“先生为何要拒绝?太医院院判之位,多少人求而不得。”

双经渡望着天边的月牙,轻声道:“修远可知,我在小镇遇到一位产妇,难产三日,家里人要弃她而去,是陈老医者用针灸催产,守了她整整一夜。他说‘医者的手,是用来托住人命的,不是用来捧乌纱帽的’。”

李修远怔在原地,看着双经渡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忽然明白,有些人的志向,从来就不在朝堂。

回到“渡心堂”时,已是三更天。明心早已收拾好诊室,见师父回来,连忙端上温热的小米粥。双经渡接过粥碗,忽然问:“今日那位抱着婴儿的老妪,来了吗?”

“来了,”明心点头,“按您说的法子施针后,那孩子果然哭了,老妪千恩万谢地走了。对了,晋王派人送了封信来。”

双经渡拆开信,只见上面写着:“闻先生拒官,始知‘诸行无常’非空谈。某不日将赴皇陵,望先生保重。另,当年地牢所诵《金刚经》,某已刻于石壁,时时诵读。”

他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字迹在火焰中蜷曲、化为灰烬,嘴角露出一抹浅笑。窗外,月光穿过梧桐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极了人生百态,聚散无常。

想知道双经渡在京城的行医之路,又会遇到怎样的故事?且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