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双经问渡 > 第21章 第21集:暗流涌动

第21章 第21集:暗流涌动(2 / 2)

双经渡心中一暖,刚要道谢,却见王医丞站在廊下,正用一种阴鸷的目光盯着他,那目光像蛇的信子,带着冰冷的算计。

回到太医院时,已是午后。小周早已备好竹篓,见他回来,忙迎上去:“师父,我们这就去采药吗?”

双经渡点头,刚要走,却被两个医官拦住。为首的李医官拱手道:“董医官,院判大人请你去议事。”

双经渡心里“咯噔”一下。院判议事,向来提前传召,怎会如此仓促?

走进院判的书房,只见王医丞正坐在客座上,面前摆着一叠纸。院判脸色凝重,指了指那些纸:“董承,这是王医丞递上来的,说你行医期间,多次引用佛经惑众,还私助流民,违反太医院‘先权贵后百姓’的规矩。你可有话说?”

双经渡拿起那些纸,上面是他为流民施药的记录,甚至连他在哪天说过“众生平等”都写得清清楚楚,显然是有人刻意搜集的。他抬头看向王医丞:“王医丞,这些记录,倒是详细。”

王医丞冷笑:“我只是如实禀报。太医院是为朝廷效力的地方,不是你行江湖医术、传播异说的场所!”

“《黄帝内经》有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双经渡将纸放回案上,“这里的‘人’,难道分权贵与百姓?我用医理救人,用道理宽心,何错之有?”

“放肆!”王医丞拍案而起,“你那‘道理’,是佛门的道理,不是医家的道理!长此以往,太医院的规矩何在?朝廷的体统何在?”

院判揉了揉眉心:“董承,王医丞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太医院有太医院的规矩,你行事是该收敛些。”

双经渡沉默片刻,道:“院判大人,若规矩是用来困住医者仁心的,那这规矩,不学也罢。”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静水,让书房里瞬间安静下来。王医丞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仿佛已经看到双经渡被逐出太医院的下场。

院判盯着双经渡看了许久,忽然叹了口气:“你这性子,倒像你祖父。罢了,此事暂且记下,你且回去吧,日后行事,好自为之。”

王医丞愣住了:“院判大人,这……”

“我意已决。”院判挥了挥手,“都退下吧。”

走出书房,王医丞跟了出来,在走廊拐角拦住双经渡:“董承,你以为院判护着你,你就能安稳?太医院的水,比你想的深。”他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你祖父当年,就是因为太‘刚’,才落得那般下场。你想重蹈覆辙吗?”

双经渡猛地抬头,盯着王医丞的眼睛:“我祖父的事,你知道些什么?”

王医丞却像听到什么笑话似的,哈哈一笑:“等你哪天栽了跟头,或许我会告诉你。”说罢,拂袖而去,留下双经渡站在原地,心头翻涌。

祖父的往事,他一直知之甚少,只从苏伯口中得知,祖父曾因拒绝为隋炀帝炼长生药而被贬。王医丞的话,显然藏着更深的秘密。

暮色渐浓时,双经渡和小周终于采够了药材,背着沉甸甸的竹篓往城外流民聚集的破庙走。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小周累得直喘气:“师父,王医丞这么针对我们,我们以后怎么办啊?”

双经渡回头,看了一眼远处巍峨的宫墙,那里灯火渐起,像一头蛰伏的巨兽。他笑了笑:“你看这药材,虽生在山野,无人浇灌,却依旧能治病救人。我们也一样,只要心里的根还在,在哪不能行医?”

破庙里,流民们早已等得焦急。见双经渡回来,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忙迎上来:“董医官,您可来了!孩子烧得更厉害了。”

双经渡放下竹篓,立刻为孩子诊脉,又将石防风、荆芥等药材分给众人:“按我教的法子煎,加些生姜,趁热喝。”

众人忙碌起来,药香很快在破庙里弥漫开来。一个老者端着药碗,感慨道:“董医官,您真是菩萨心肠。不像那些官老爷,眼里只有自己。”

双经渡刚要说话,却见庙门口闪过几个黑影,正鬼鬼祟祟地往里面看。他心里一紧——那些人,穿着太医院的服饰。

王医丞的动作,比他想的更快。

“师父,怎么了?”小周也察觉到不对,紧张地问。

双经渡拍了拍他的肩,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没事,煎好药,让大家趁热喝。有些暗流,总得见过阳光,才会散去。”

只是他不知道,这股暗流的力量,远比他想象的更汹涌。王医丞此刻正坐在太医院的偏厅里,对着一个身着黑衣的人举杯:“劳烦公公转告晋王,董承此人,留着终是祸患。”

黑衣人冷笑一声,将酒一饮而尽:“晋王说了,只要能让他安分,怎么做,你看着办。”

窗外,夜色如墨,将长安的轮廓晕染得模糊不清。破庙里的药香还在飘,却不知能否驱散这越来越浓的阴霾。

双经渡看着众人喝药后渐渐舒展的眉头,心里清楚,王医丞绝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路,怕是更难走了。

“王医丞会用什么手段对付双经渡?晋王的介入又会带来怎样的危机?‘双经渡’能否渡过这关?且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