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佰里诚恳地答道:“说句心里话……训练确实不容易,每一天都像是在挑战极限,筋疲力尽!”
“除了准备打仗、真正上战场外,剩下的时间全都被拉满的操练填满了。”
“但我觉得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对我们来说反而是好事。
我们长官常讲:训练时多吃苦,战场上才能少流血。”
“只有拼尽全力练好本领,我们才有底气去杀更多的鬼子,守住脚下的土地!”
他顿了顿,语气渐渐柔和下来:“你要问我,在独立营是什么感受?我想说……这里像家一样。”
“虽然每天累得连骨头都快散架,可战友之间那份信任是实打实的。
战场上彼此背靠背拼命,打完仗围在一起喝酒吃肉,那种情分,暖得很。”
“再说,独立营从不让我们寒心,后勤保障样样到位,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
“更难得的是,上面总惦记着我们这些当兵的,嘘寒问暖的,真有种回到家的感觉。”
“总的来说,独立营就是一个大家庭。
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托付性命的兄弟姐妹,给了我们依靠,也给了我们勇气。”
吴效瑾点了点头,又问了一句:“那你有没有后悔加入独立营?”
伍佰里脱口而出:“怎么可能后悔!我这条命能有今天,全靠这个集体!”
哔哔哔——
就在这时,集合哨声骤然响起。
伍佰里朝吴效瑾笑了笑:“记者姐姐,我得去归队了,回头见!”
话音未落,他已经转身奔向训练场。
随后,吴效瑾继续随机走访了几名独立营的战士。
每一位士兵提起苏墨,眼神里都透着敬重与信赖。
他们把苏墨看作队伍的主心骨,甚至是精神上的灯塔。
在他的带领下,整个营仿佛被点燃了一般,士气高涨,令行禁止。
而在营中走了一圈后,吴效瑾愈发感受到这支捌陆军部队的独特气质。
她发现,独立营就像一堆干燥的柴火,只等一点火星,就能燃起熊熊烈焰。
而那颗火星,正是苏墨。
他在军中的威望极高,战士们打心底里信服他、追随他。
只要他一声令下,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全营也会嗷叫着往前冲。
这样的部队,战斗力自然惊人。
因为他们不仅有纪律、有战术,更有魂——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
全营上下齐心协力,如同拧成一股绳,所向披靡也就成了必然。
而这股凝聚力的背后,离不开苏墨的引领和人格感召。
可以说,他是这支部队真正的灵魂人物。
吴效瑾越发觉得,独立营绝非寻常队伍。
而更让她在意的,是苏墨这个人本身。
通过这一轮采访,她对苏墨身上的胆识、魄力和人格魅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就在吴效瑾深入观察营中情况的同时,苏墨也没闲着。
他正在营部处理事务,萧雅推门进来报告:“团长,晋绥军358团来了个联络官,说是要见您。”
358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