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换掉李云龙,换成别人来指挥,恐怕很难迅速适应,搞不好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成长节奏。
就我个人看法,这个处分已经很合适了。”
佬縂默默思索着他的话,缓缓点头:“你说得也有道理……看来这记大过,确实不算轻也不算重。
不过,干嘛还要再给他三个月的观察期?这不是放任他继续乱来吗?”
副总参谋长笑了笑,语气平和地说:“佬縂,我想的是,刚才也提到了,新一团现在正是上升最快的时候。
如果我们现在收紧缰绳,凡事都要层层报批才能行动,那部队的发展势必会放缓甚至停滞,对我们整体扩军极为不利。
您也看到了,短短三个月,新一团从几百人壮大到四千多,这还是经历多次大战后的结果!如果再给他们三个月自由发展的机会,谁也不知道他们会成长到什么程度。
尤其是苏墨的独立营,说不定还能打出更大的名堂!”
佬縂没打断,只是静静地听着。
副总参谋长顿了顿,目光沉稳地看向佬縂,继续说道:“说实话,如果我们处处设限,要求他们事事请示,我敢说,独立营根本吃不掉第四旅团,也不可能成功伏击曰军战地观摩团。
战场瞬息万变,战机转瞬即逝。
苏墨能打赢,正是因为他灵活机动,临机决断,才换来这场大胜!”
佬縂轻轻点头,觉得这话切中要害。
副总参谋长接着说:“所以我建议,再给新一团三个月时间。
不过不能再按五千人的加强团标准算了,应该定位成一个七千多人的主力旅。
这样一来,既是鼓励,也是加压。”
“再说,李云龙和他的队伍就像一匹烈马,你把他拴在马厩里,天天关着,他是受不了的。
只有松紧结合,适度放手,才能让这匹骏马跑出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战力!”
佬縂缓缓说道:“你讲的情况我清楚。
确实……这三个月来,新一团的发展速度出乎意料,连我们总部都感到意外。
这种模式——既能迅速扩编队伍,又能提升战斗力,装备也跟得上——的确值得肯定。
你提的这个建议,是有道理的。”
副总参谋长接着说:“现在捌陆军最需要的就是快速扩充兵力,才能和小鬼子打持久战。
可按常规方式整编部队,节奏太慢。
像李云龙这样分散发展、独立壮大的路子,或许是个突破口。
当然,也不是每个团都能照搬。
但既然新一团已经趟出了一条可行的路,那就该让他们继续走一段。
再给他们三个月时间,看看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眼下整个捌陆军系统里,也只有新一团在走这条路。
而且势头正旺,正处于上升阶段,自然不能半路叫停。
一旦打断,就等于掐断了他们自主发展的路径,对新一团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
佬縂微微颔首,看向副总参谋长:“老左……我懂你的意思。
不过你知道我现在最担心什么吗?就是怕李云龙这小子放开了手脚,又惹出什么乱子来!稍微松一松缰绳,他准得尥蹶子。”
副总参谋长沉吟片刻道:“佬縂,您说得没错,李云龙确实就是这种性子,立功多,犯错也不少。
您的顾虑合情合理。
但我认为,眼下这担忧可以稍稍放下一些。
第一,我们已经给新一团配了政委赵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