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义强压怒火:“听闻是‘替天行道’?”
黑衣人嗤笑一声:
“表面如此。实则,其心心念念,不过是等待朝廷招安,博个封妻荫子。为此,不惜打压山寨内志在抵御外虏、匡扶华夏的‘北望’一派。员外若此时上山,不过是助长其招安气焰,将来或成为其向朝廷献媚的筹码,亦未可知。”
“员外一身本事,满腔热血,难道就甘心被如此利用,与那等只知内斗、毫无脊梁之辈为伍?”
这番话,如同重锤,狠狠敲在卢俊义的心上。
他对伪宋朝廷本就因这次冤狱而失望透顶,若梁山亦是此等货色,他上去作甚?同流合污吗?
“那……依阁下之见,卢某该当如何?”卢俊义语气艰涩地问道。他已隐隐猜到此人是何方势力,但对方未表明身份,他也不便点破。
黑衣人目光灼灼:
“梁山,员外恐怕还是得去。”
卢俊义一怔。
“如今员外后路已断,大名府已无立锥之地。天下虽大,能容员外,且能与宋江背后势力周旋的,眼下看来,也只有梁山。”
黑衣人冷静分析。
“但员外上山,非为投靠宋江,而是另有所图。”
“梁山之上,并非铁板一块。原晁天王旧部,如豹子头林冲、阮氏三雄等,皆乃热血豪杰,心向‘北望’。员外上山,可与之结交,互为奥援。”
“明面上,虚与委蛇,保全自身。暗地里,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待到宋江其伪暴露,或山寨有变之时,员外与林教头等人,或可另有一番作为,不负员外一身本事与‘玉麒麟’之英名!”
卢俊义闻言,沉默良久。
他本是心高气傲之人,岂愿屈居人下,尤其还是被算计之下?
但黑衣人所言,确是眼下唯一的破局之法,更给他指出了一条隐藏在绝境之下的潜在道路。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燃起斗志,对着黑衣人郑重一揖:
“阁下点拨之恩,卢俊义铭记于心!他日若有机会,必当报答!”
黑衣人侧身避开,低声道:
“员外保重。梁山之上,自会有人与员外联络。记住,忍耐,观察,联合志同道合者。”
说完,他身形一晃,已消失在窗外夜色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数日后,果然如黑衣人所料,宋江派遣的石秀、杨林等人“恰巧”路过大名府,闻听卢俊义冤情,设计大闹大名府,劫了法场,将卢俊义救出。
卢俊义“被迫”随着石秀等人,前往梁山。
一路上,他回想起黑衣人的话,看着石秀等人对宋江的崇拜,心中对宋江的恶感与警惕更甚,那份被强行“搭救”的感激,也淡了许多。
梁山泊,金沙滩。
宋江率领众头领,亲自迎接,态度极为热情谦恭,口称“卢员外受苦了”,仿佛这一切并非他策划一般。
卢俊义看着宋江那看似真诚的笑容,心中却是一片冰冷。
他按照黑衣人的建议,表面上感激涕零,应对得体,但目光扫过迎接人群时,特意在林冲、阮小二等已知的“北望”派头领身上停留片刻,微微颔首。
林冲等人见卢俊义气度不凡,虽遭大难,却并无萎靡之态,又得了石墩暗中传递的些许信息,知其可能并非真心依附宋江,也皆以目光回应。
宋江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只当是英雄相惜,并未深疑。
他心中正为顺利招揽到这“玉麒麟”而志得意满,却不知,他费尽心机弄上山的,并非一头温顺的麒麟,而是一颗深深埋下,随时可能因对伪宋朝廷的怨恨与他宋江伪善面目的厌恶而引爆的惊雷。
卢俊义上山,梁山实力大增。
但内部的暗流,因他的到来,以及其暧昧不明的态度,而变得更加汹涌复杂。
铁鸦军推动的剧本,似乎依旧在顺利进行,但其中最关键的人物之一,已然偏离了他们预设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