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种子萌芽(2 / 2)

陈稳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弧度。

“好!”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祥瑞’!”

“效果如何?伪宋朝廷有何反应?”

张诚回道:

“效果颇为显着。”

“尤其是那曲辕犁的改进型,省力且深耕效果更佳,极受农户欢迎。”

“伪宋工部已下文,命相关州县总结经验,准备在更大范围推广。”

“更重要的是,此事在伪宋地方官场引起了不小震动。”

“许多原本对此类‘奇技淫巧’不屑一顾,或持观望态度的官员,看到同僚因引进‘良法’而获赏,也开始心动,纷纷主动向工部或相熟的技术官吏打听,寻求类似能提升政绩、惠及地方的‘良法’。”

“哦?”

陈稳眼中精光一闪。

“也就是说,我们无意中,反而为后续的技术渗透,打开了一扇更宽的门?”

“正是如此!”

张诚肯定道。

“此前技术扩散,多靠我等主动投放,或依靠周淮安等个别有识之士艰难推动。”

“如今,需求开始从伪宋官僚体系内部自发产生。”

“这无疑大大降低了我们后续行动的门槛和风险。”

“善!”

陈稳抚掌。

“这才是‘星火’燎原之势!”

“让赵老蔫过来一趟。”

不久,赵老蔫匆匆赶到,身上还带着工坊里的烟火气息。

陈稳将伪宋那边的情况告知他。

赵老蔫搓着手,黝黑的脸上露出憨厚却精明的笑容。

“君上,这是好事啊!”

“他们既然想要‘良法’,那咱们就给他们更多!”

“不过,得挑合适的给。”

他略一沉吟,如数家珍般说道:

“下一步,可以考虑筛选一些改良的谷物选种、保墒之法,或者更高效的纺车、织机图纸。”

“这些东西,技术门槛不高,容易推广,见效快,而且能切实改善民生,积累我……积累那伪宋的民力。”

他差点说漏嘴,及时改口。

“最重要的是,这些技术扎根于农桑工技,最是踏实,正可对冲那‘天书’带来的虚浮风气!”

陈稳赞赏地点点头。

“就依你所言。”

“尽快筛选出一批,通过不同渠道,稳妥地送过去。”

“注意,宁可慢,不可冒进。”

“铁鸦军虽然主要精力放在推动他们的‘天书’大戏上,但对技术领域的监控未必松懈。”

“臣明白!”

赵老蔫肃然应道。

“一定挑选最稳妥、最不引人注目的方式。”

赵老蔫领命而去后,陈稳再次闭上双眼。

他的心神掠过伪宋汴京那令人不快的势运漩涡,感受着远方州县那几处微弱却坚韧的生机涟漪。

一边是人为催化的、浮于表面的“天命”喧嚣;

一边是默默耕耘、扎根泥土的务实成长。

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铁鸦军欲以虚妄定乾坤……”

陈稳心中冷笑。

“我却要以这无数看似微小的‘良法’种子,破土而出,最终撑裂你们精心维护的‘剧本’。”

他仿佛看到,在广袤的伪宋大地上,点点绿色的嫩芽正顽强地突破板结的土壤。

它们看似渺小,却蕴含着改变大地的磅礴力量。

这力量,源于生存的本能,源于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远非几句空洞的“天意”所能扼杀。

种子的萌芽,无声无息。

却预示着,一场更为深刻、更为根本的变革,正在暗流之下,悄然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