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陈稳的思索(2 / 2)

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桑水利的投入,推广改良农具,兴修陂塘。

利用“能力赋予”和“涡流机”等新技术,持续提升官营工坊的效率和产出,夯实国力。

同时,王茹主导的吏治整顿和忠诚教育必须常抓不懈,确保朝廷的清廉与高效,这是凝聚民心的关键。

只有内部稳固,民心凝聚,势运才能持续增长,成为对抗一切风浪的压舱石。

第二,干扰节点为刃。

既然伪宋是铁鸦军维护“历史剧本”的代理,那么针对伪宋的一切行动,尤其是破坏其试图复刻的“历史节点”,都将直接打击铁鸦军的根本目标。

经济反制需继续加强,从内部瓦解其稳定。

外交上,维持与真实契丹等势力的友好,孤立伪宋。

军事上,则要随时准备粉碎其任何试图推动“历史进程”的军事冒险。

比如,绝不能让伪宋完成类似“统一南方”之类的、在其剧本中可能重要的节点。

第三,技术突破为盾。

赵老蔫的工部,是大陈能否走出一条独有道路的关键。

“涡流机”代表的能源突破,“安土盘”、“清流器”代表的污染治理技术,“守心符”代表的精神防护,乃至正在研发的、基于涡流原理的“驱幽弩”等军事应用……

这一切,都是大陈摆脱被动应对、逐渐掌握主动权的希望。

必须倾注资源,大力支持。

想通了这些,陈稳感觉心中的迷雾散去了大半。

他重新坐直身体,铺开一张宣纸,提笔蘸墨,开始勾勒下一步的战略规划纲要。

笔尖在纸上游走,发出沙沙的轻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他写得很慢,每一字一句都经过深思熟虑。

关乎内政安抚与发展;

关乎军事防御与可能的主动出击;

关乎技术研发的优先方向;

关乎对伪宋及铁鸦军的进一步情报搜集与针对性策略……

这是一个立足于长期国力竞争的战略。

不追求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是要凭借着内部制度的优越性、民心的凝聚力以及技术的持续进步,在这场跨越光幕的、关乎文明道路的竞争中,稳步向前,最终拖垮、乃至击败对手。

当窗纸微微透出晨曦的微光时,陈稳终于搁下了笔。

一份详尽的战略规划纲要已然成型。

他吹干墨迹,仔细卷起。

有了明确的方向,心中的些许纷扰和不确定感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稳如山的坚定。

“赵匡胤,你有铁鸦邪力加持,疯狂扩军,欲行险一搏。”

“朕便以煌煌大势,堂堂正正之师,与你进行这场国力的较量。”

“看是你的疯狂利刃先至,还是朕的厚重坚盾先成。”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筋骨,推开御书房的窗户。

清凉的晨风带着湿润的草木气息涌入,令人精神一振。

东方天际,朝阳即将喷薄而出。

新的一天,也是新一轮竞争的开始。

陈稳深吸一口气,目光沉静而辽远。

他的思索,已然化为清晰的路径。

接下来,便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