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基础的站姿、转向、行走开始教起。
整个校场瞬间被各种口令声、呵斥声、以及新兵们笨拙动作带来的杂乱声响所充斥。
陈稳站在点将台上,默默观察着。
混乱是预料之中的,新兵训练本就是水磨工夫。
但他等不了那么久。
他闭上眼睛,心神沉入系统。
面对这超过两千人的庞大群体,他不可能,也没必要施展消耗巨大的“广泛赋予”或“集中赋予”。
他选择了那个覆盖面最广,单体效果最弱。
但在此刻却最为适用的选项——【海量赋予:2倍效率】!
一股远比之前施展其他赋能时更“温和”却更“浩瀚”的力量。
以陈稳为中心,如同水银泻地般,无声无息地扩散开来,笼罩了整个校场。
将包括新兵、教官、乃至后勤辅兵在内的所有人,都囊括其中。
这一次,精神力的消耗显得平缓而持续。
如同细水长流,不像之前那般剧烈。
陈稳估摸着,维持这种大规模的微弱赋能,支撑大半日应当问题不大。
校场之上,无人察觉到任何异样。
但变化,却在细微之处悄然发生。
那些原本因紧张、笨拙而动作僵硬的新兵。
忽然觉得自己的身体似乎协调了一些,对老兵教官口令的理解也快了一丝。
虽然依旧会出错,依旧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但至少犯错后,纠正起来似乎没那么困难了,肌肉记忆形成的速度快了那么一点点。
负责训练的老兵们,则感觉自己的耐心似乎好了些,喉咙也没那么容易嘶哑了。
他们依旧严厉,但在讲解动作要领、示范标准姿势时。
思路更清晰,表达也更准确,能更快地抓住新兵普遍存在的错误并进行针对性纠正。
他们组织队伍、下达指令的效率,也有了微妙的提升。
这种2倍的效率提升,放在单个人身上,效果并不明显,甚至难以察觉。
但当这个效果作用于两千多人的集体,作用于“学习”和“教导”这个过程时。
其累积效应便开始显现。
原本预计需要一上午才能勉强教会的基础队列行进。
在不到两个时辰后,各个方阵居然已经能够踩着不算太凌乱的步伐。
完成简单的前进、停止和转向。
虽然依旧有同手同脚的滑稽场面,有撞在一起的人仰马翻。
但整体进度,已然超出了石墩等老行伍的预期。
“他娘的,这帮兔崽子,今天开窍了?”
赵大眼挠了挠头,看着一个方阵的新兵在他口令下还算整齐地完成立定,有些难以置信。
按照他以往的经验,第一天能不炸营、能分清左右就算成功。
石墩也眯起了眼睛,他感觉整个校场的训练节奏似乎比预想中快了不少。
新兵们进入状态的速度,老兵们组织教学的效率,都透着一种说不出的顺畅。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点将台上闭目养神的陈稳,心中若有所悟。
下午的训练转向基础体能和战技。
石墩亲自下场,演示长枪的突刺。
他暴喝一声,手中长枪如毒龙出洞,猛地刺入前方的草人靶心,力道刚猛,引得新兵们一阵惊呼。
“看清楚了没?腰腹发力,力贯枪尖!不是让你们用胳膊瞎捅!”
石墩吼道。
“都给我练!每人先刺五百次!动作不对的,看老子不抽死他!”
新兵们战战兢兢地拿起分发下来的、还未装枪头的白蜡木杆,开始模仿练习。
在“海量赋予”的微弱效果下,他们模仿的动作似乎更易抓住要点,肌肉疲劳的积累速度也慢了一丝。
虽然五百次突刺下来,绝大多数人依旧胳膊肿胀,动作变形。
但至少,第一天的训练量,他们勉强扛下来了。
并且对长枪突刺的基本发力方式,有了一个模糊却相对正确的初始印象。
夕阳西下,校鼓敲响,第一日堪称折磨的训练终于结束。
新兵们如同散了架一般,互相搀扶着。
龇牙咧嘴地朝着营房走去,抱怨声、呻吟声不绝于耳。
但仔细看去,他们眼中除了疲惫,似乎也多了一丝不同于清晨的坚毅。
以及一丝对自身变化的微弱惊讶
——似乎,自己比想象中更能熬一点?
点将台上,陈稳缓缓睁开眼睛,脸色微微有些苍白。
持续大半日的“海量赋予”,对精神亦是不小的负担。
但他看着校场上虽然疲惫却并未崩溃的队伍。
看着石墩、赵大眼等人眼中那掩饰不住的惊喜,嘴角勾起了一抹满意的弧度。
练兵之道,贵在持之以恒,也贵在打好基础。
这“海量赋予2倍”的效果,如同最好的催化剂,正在悄然加速这个过程。
根基的夯实,离不开武力的保障。
而一支强大的武力,正从这片尘土飞扬的校场上,开始孕育其最初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