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农政之基(1 / 2)

翌日清晨,天色微熹。

洛川城外的田野还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新气息。

陈稳换上了一身简便的葛布衣衫,在张诚、王茹以及几名农曹吏员的陪同下。

步行出了城,径直往规划中最大的那片屯田区走去。

他没有摆出防御使的仪仗,只带了必要的护卫散在四周警戒。

此行的目的,是亲眼看看春耕的实际情况。

更是要亲自将“深根固本”的第一把火,烧在这片孕育着希望的土地上。

田地间,早已是一片繁忙景象。

无数农人如同勤恳的蚂蚁,分散在广袤的田野上。

壮劳力们吆喝着牲口,扶着新打造出来的曲辕犁。

犁铧破开湿润的土壤,翻起一道道深褐色的泥浪。

妇孺和老人们则跟在后面,仔细地将精选的麦种撒入犁沟,再用脚或简单的耙子轻轻覆上土。

秩序井然,效率也比陈稳预想的要高。

显然,张诚和王茹前期的工作做得相当扎实。

新农具的推广,流民的编组管理,种子的分配,都初见成效。

“使君,您看……”

张诚指着眼前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自豪。

“去岁冬便已组织民力深翻冻土,今春化冻后土质松软,正好耕作。”

“按此进度,洛川县境内七成以上的官田、屯田,半月内当可播种完毕。”

王茹在一旁补充道。

“农曹吏员每日巡查,记录各片进度,核查农具使用与损耗。”

“若有争执或怠工,也能及时处置。”

她手中拿着一卷簿册,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类数据。

陈稳点了点头,目光却落在不远处几个聚在一起。

对着田地指指点点,似乎正在争论什么的人身上。

那是几名穿着低级官服的小吏和几位须发花白、看穿着应是本地德高望重老农的人。

“他们在争什么?”陈稳问道。

一名随行的农曹主事连忙上前答道。

“回使君,是在争论前面那片坡地的引水渠走向。”

“李吏员认为应绕行西侧,土质更稳,但费工费时;”

“赵老丈则认为该直穿东侧小丘,距离短,能更快引水灌田,但担心雨季小丘塌方淤塞渠道。”

陈稳迈步走了过去。

那几人正争得面红耳赤,冷不防看到张诚、王茹这两位三县实际上的民政首脑。

陪着一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过来,顿时吓了一跳,连忙止住争论,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

陈稳摆了摆手,和颜悦色地问道。

“方才听你们争论水渠走向,各有道理。可曾实地详细勘测过两地土石?”

那姓李的年轻吏员和被称为赵老丈的老农都有些局促。

李吏员答道。

“回…回贵人,只是粗略看过。”

赵老丈也嗫嚅道。

“小老儿只是凭往年经验……”

陈稳心中明了。

这就是效率的瓶颈所在——信息不全,决策缓慢。

很多时候,并非

他转过身,对张诚和王茹低声道:“便从此处开始吧。”

张诚会意,立刻对那几名农曹吏员和包括赵老丈在内的几位老农肃容道。

“你等几人,且上前来。使君有重任相托。”

几人又惊又疑,小心翼翼地走上前。

陈稳目光扫过他们,这些人是农业政策最直接的执行者和顾问。

他们的效率,直接关系到成千上万亩土地的产出。

他不再犹豫,心神微动,意念沉入那淡蓝色的系统界面。

他没有选择消耗更大的“集中赋予”,而是锁定了“广泛赋予”选项。

将目标范围设定为眼前这七八名核心农事人员。

随后,毫不犹豫地启动了【广泛赋予:8倍效率】!

一股无形的波动以陈稳为中心,悄然扩散,将面前的吏员和老农笼罩其中。

在外人看来,并无任何异象。

但作为施术者,陈稳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精神力量如同开闸的洪水。

迅速流逝了一部分,带来一阵轻微的眩晕感,四肢也传来些微的酸软。

他暗自估量,以目前的状态,维持这种规模的“广泛赋予”两个时辰,大概就是极限了。

而被赋予效果的几人,则在瞬间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姓李的年轻吏员只觉得原本有些纷乱的思绪骤然变得清晰无比。

脑海中关于那片坡地的地形图、土质记录、往年水文资料如同被梳理过一般,条理分明。

之前忽略的几个细节此刻清晰地浮现出来——西侧绕行路线中段。

有一片区域土质看似坚实,但

而东侧小丘,他猛然记起去岁勘察时,注意到丘顶有几簇特定的耐旱灌木。

根系发达,或许能起到一定的固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