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躯》第一百零九章:汝阳周
赵家书房内,茶香袅袅,方才因陈墨笃定话语而稍显轻松的气氛,随着两位老爷子再次蹙起的眉头,又染上了一丝新的疑惑。
刘老爷子捻着茶杯,沉吟了片刻,缓缓开口道:“陈先生所言极是,王家主动来寻,自是最好。只是……老夫心中尚有一点不解之处,如鲠在喉。”
赵老爷子也点了点头,接口道:“老刘说的,想必与我想的一样。这华夏隐世的古武世家,并非只有琅琊王家一枝独秀。据我们所知,至少还有一家,底蕴实力与王家只在伯仲之间,那便是——汝阳周家。”
“汝阳周家?”
姜然轻声重复,这个陌生的名字带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
“不错。”赵老爷子神色凝重,“汝阳周家,同样传承千年,家学渊源,高手辈出。而且,最关键的是,这琅琊王家与汝阳周家,并非竞争关系,而是世代交好,互为姻亲,关系盘根错节,紧密得如同一个整体。两家在许多大事上向来共同进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刘老爷子用手指蘸了茶水,在红木茶几上画了两个圈:“按常理而言,延寿丹此等神物现世,关乎家族核心底蕴与未来,王周二家没有理由不互通声气,更没有理由只有王家出面,周家却毫无动静。这……于情于理,都有些说不通。”
他抬起头,看向陈墨,眼中充满了困惑:“王家此次不惜血本,独揽两颗丹药。他们是想自己独占,还是其中一颗本就是为周家所拍?亦或是……他们与周家之间,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变故或交易?这其中的蹊跷,确实令人费解。”
两位老爷子久经世故,对于这些顶尖势力之间的微妙关系有着本能的敏感。王家的独自行事,确实透着一股不寻常的气息。
陈墨听着他们的分析,神色依旧平静,只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他轻轻摩挲着温热的茶杯,淡淡道:“千年世家,内部关系盘根错节,利益纠葛,外人难以尽知。是独占,是赠送,还是交易,皆有可能。不必过多猜测。”
他抬起眼,目光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遥远的未来:“待他们主动前来之时,一切自有分晓。是友非敌,自然最好。若是另有他想……”
陈墨没有再说下去,只是嘴角那抹淡淡的弧度,却让赵刘两位老爷子心中莫名一凛,随即又感到无比的踏实。是啊,有陈先生在,任何变故,似乎都不足为惧。
……
就在赵家书房内进行这番谈话的同时,那两辆载着琅琊王家众人的黑色轿车,已经驶离了喧嚣的都市,沿着盘山公路,向着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行进。
他们的目的地,并非任何现代化的繁华之地,而是一处隐藏在连绵群山褶皱中的、仿佛被时光遗忘的古老所在。
车辆最终在一处云雾缭绕的山谷入口停下。前方已无公路,只有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蜿蜒向上的古老山道。王家众人下车,那位拍得丹药的清癯中年人——名为王玄甫——小心翼翼地将两个玉瓶贴身收好,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变得无比肃穆恭敬。
他深吸一口山谷中清冽且蕴含着淡淡灵气的空气,率先踏上了青石板路。其余王家子弟无声地紧随其后,每个人的脚步都放得很轻,仿佛怕惊扰了此地的宁静。
步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穿过一片迷蒙的云雾,眼前豁然开朗。
只见一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古建筑群,依山傍水而建,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仿佛是从古代画卷中直接走出的一般。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布局精妙,蕴含着某种玄奥的阵法韵律。这里的空气似乎都比外界更加清新甘甜,吸一口都令人心旷神怡。
这便是琅琊王家的祖地,一个传承了千年的古武世家真正的大本营。与外界彻底隔绝,依旧遵循着最古老的礼法和传统。
王玄甫一路行来,遇到的王家子弟皆身着古朴衣衫,见到他纷纷躬身行礼,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他微微颔首,脚步不停,径直向着建筑群最深处、地势最高、也是灵气最为浓郁的一座大殿走去。
殿宇古朴,牌匾上写着龙飞凤舞的两个大字:祖祠。
守在祖祠外的两位老者,太阳穴高高鼓起,眼神开合如电,气息悠长,显然是修为高深之辈。他们见到王玄甫,并未阻拦,只是微微躬身,无声地推开了沉重的祠堂大门。
一股沉凝、肃穆、仿佛沉淀了无数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
祠堂内光线幽暗,只有长明灯摇曳着微弱的光芒。正中央的蒲团上,盘膝坐着一位老者。
这位老者身形干瘦,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灰色麻布长袍,头发已然全白,稀疏地挽成一个道髻。他面容清癯,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仿佛干枯的树皮,写满了岁月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