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掉电话后,他拨通了夏晚晴的号码。铃声响了很久才接起,背景有轻柔的音乐声。
这么晚还没休息?夏晚晴的声音带着笑意。
有点事想听听你的意见。林风将楚晓雅联系他的事简单说了。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音乐声也调小了。楚晓雅...我听说过她。夏晚晴的语气变得严肃,你要小心,这种联系往往不是偶然。
你觉得会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她个人的好奇,也可能是...她父亲的意思。夏晚晴顿了顿,不管怎样,保持距离总是对的。
结束通话后,林风站在窗前沉思。月光下的县城安静祥和,但他的内心却波澜起伏。他打开微信,楚晓雅的朋友圈显示着几条动态——都是关于文化活动的推送,配图优雅,文字精炼,透露出良好的教养和品味。
几天后,楚晓雅又发来信息:最近在做一个关于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不知能否请教几个问题?
林风谨慎地回复:当然可以,不过基层条件有限,可能提供不了太多有价值的材料。
他回答得客气而保留,既不失礼,又保持距离。但楚晓雅似乎并不在意,依然隔三差五发来一些问题,有时是关于工作,有时是分享一些有趣的见闻。
林风不知道的是,此时在省文化厅的办公室里,楚晓雅正反复看着与林风的聊天记录。她今天穿着一身浅灰色职业套装,长发挽成优雅的发髻,但眼神中却带着与职场形象不符的好奇。
大学时那个沉默寡言的男生,如今竟成了父亲口中的优秀年轻干部,这让她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她想起大四那年,曾在图书馆看到林风在角落里刻苦攻读的样子。那时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但眼神中的执着让她印象深刻。
晓雅,看什么呢这么入神?同事李姐路过问道。
没什么,一点资料。楚晓雅快速锁屏,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
她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父亲最近几次在家中提到林风,语气中的欣赏显而易见。这让她不禁想更多了解这个老同学。
而此刻在榆林的林风,正面临着一个微妙的局面。他知道,与楚晓雅的联系既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陷阱。在官场上,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
(第六十七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