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苏雨晴锋芒(1 / 2)

通信产业联盟主办的“下一代数据中心互联标准”研讨会,在京城一家酒店的会议厅里举行。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看不见的硝烟。长条谈判桌两侧,泾渭分明。一边是以“长青科技”为首,联合了几家新兴技术公司的阵营;另一边,则是“龙腾科技”及其传统盟友。

这次的标准之争,表面上是技术路线的分歧,实则是未来数据中心市场话语权的预演。“龙腾科技”凭借其传统优势,试图将一种基于其现有技术改良的方案确立为主流。而“长青科技”提出的,则是基于“长青架构”高能效、高带宽特性的全新方案,更具前瞻性,但也意味着更大的产业变革。

林长青作为公司领袖和技术灵魂,自然在场压阵。但他大部分时间只是安静地坐在苏雨晴身侧,翻看着手中的技术资料,并未轻易发言。他将这次谈判的前线指挥权,完全交给了苏雨晴。

苏雨晴今天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深蓝色套装,长发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她坐在代表“长青科技”的主位上,姿态优雅,背脊挺直,眼神冷静地扫过对面“龙腾科技”的谈判团队,为首的正是其副总裁,一位以精明和强势着称的中年男人,姓赵。

赵总开场便抛出了一连串数据和技术术语,极力论证其方案的“成熟可靠”与“低成本优势”,言语间暗示“长青科技”的方案“过于激进,风险不可控”。

“赵总提到的成本,是基于现有产业链的静态评估。”苏雨晴待对方发言告一段落,才不疾不徐地开口,声音清晰柔和,却带着一种穿透力,“但技术是在发展的。我们的方案,虽然在初期硬件投入上可能略高,但其在能效上的优势,能在一年内覆盖掉这部分增量成本。从全生命周期来看,总拥有成本(t)低于贵方方案百分之十五以上。这是经过第三方机构严格测算的数据。”

她示意助手将一份厚厚的分析报告投影出来,数据图表一目了然。

赵总皱了皱眉,显然没料到苏雨晴准备得如此充分,而且一针见血地抓住了“t”这个关键点。他试图转移话题,强调兼容性和过渡成本。

“兼容性问题,我们已设计了完整的过渡路径和适配器方案,确保现有设备不会被废弃。”苏雨晴似乎早有预料,立刻接过话头,语调依然平稳,“至于过渡成本,联盟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对率先采用新标准的用户给予一定补贴,这有利于加速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我想,这符合联盟推动技术进步的宗旨。”

她的话,既化解了对方的质疑,又将议题提升到了产业共赢的高度,让赵总一时难以反驳。

谈判陷入胶着。赵总方面开始施加压力,暗示若“长青科技”不让步,他们可能会利用其影响力,在后续的联盟投票中设置障碍。

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苏雨晴脸上依旧带着得体的微笑,但眼神却锐利了几分。她轻轻放下手中的笔,目光直视赵总。

“赵总,标准的制定,理应着眼于未来五到十年的技术发展,而非固守过去的成就。”她的语气依旧柔和,但话语里的分量陡然加重,“如果因为短期利益或非技术因素,让一个潜力有限的标准主导市场,那不仅是对技术创新者的不公,更是对整个产业未来的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