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生产线上成功流片的消息,如同在密闭容器中积蓄了足够压力的蒸汽,终于在“长青科技”和“芯海”半导体内部达到了临界点。然而,未等这股力量自行寻找宣泄的出口,一场由国家层面主导、更具权威和影响力的风暴,已悄然酝酿成型,并以一种石破天惊的方式,悍然降临!
那是自主生产线成功运行后的第三天,一个看似寻常的工作日上午。
“长青科技”芯片设计部内,经历了狂喜和短暂休整的团队成员们,正重新投入到紧张的设计优化和下一代架构的预研中。虽然成功的兴奋余温尚存,但每个人都清楚,这仅仅是漫长征程的一个里程碑,远未到可以松懈的时候。
突然——
“快!快看新闻!国家电视台!午间新闻!”一个年轻工程师几乎是尖叫着从自己的工位上跳了起来,手指颤抖地指向悬挂在部门公共区域的大型液晶屏幕。
所有人都被这声惊呼吸引,下意识地抬头望去。
屏幕里,正是收视率最高、最具权威性的国家电视台午间新闻节目。此刻,端庄沉稳的新闻主播,正以字正腔圆、铿锵有力的声音播报着:
“……日前,我国科技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位于北京的‘长青科技’公司,联合国内半导体制造企业‘芯海’半导体,经过艰苦攻关,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长青一代’高性能处理器芯片,并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主播的声音透过扬声器,清晰地回荡在落针可闻的设计部里。
所有人都愣住了,如同被施了定身法。
王工手里拿着的资料“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却毫无所觉,只是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嘴巴无意识地张开。
屏幕上开始播放剪辑好的画面:自动化生产线稳定运行的镜头,“长青一代”芯片的特写,林长青在发布会上沉稳讲解的片段(经过了官方审核),甚至还有王工等人在“芯海”车间里与工程师讨论的模糊身影(显然是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拍摄的)!
“……该芯片采用国际首创的‘长青架构’,在人工智能计算、大数据处理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能效比提升显着……”主播的播报还在继续,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突破了高端芯片设计、核心工艺制造等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标志着我国在信息产业核心基础领域,迈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一步……”
“……这是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新型举国体制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中发挥显着优势的又一成功实践……”
“权威专家表示,‘长青架构’的成功及自主产业链的初步打通,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智能化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芯’基石,对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科技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播报持续了将近三分钟!
这三分钟里,设计部内的时间仿佛凝固了。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动作,只有屏幕上主播庄严的声音和那代表着无上认可的画面在流转。
当这条新闻播报结束,切换到下一条国际新闻时,设计部内依旧是一片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