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胎计划”四个字,如同在浓密的乌云中炸开的一道惊雷,瞬间劈开了笼罩在办公室里的绝望与恐慌。
王工张大了嘴巴,脸上的颓丧和焦急凝固,转而化为一种极致的错愕与难以置信。其他几位高管也面面相觑,眼神里充满了茫然。“备胎计划”?什么时候有的这个计划?他们怎么从未听说过?
苏雨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她看向林长青,看到他脸上那冷硬而笃定的神色,心中最后一丝因外界封杀而产生的动摇也彻底消散。她明白了,他早已预料到可能会有这一天,并且,悄无声息地布下了后手。
林长青没有理会众人的惊疑,他快步走到办公室一角的绝密级内网控制台前,输入了一长串复杂的动态密码和生物特征验证。屏幕上弹出一个极其简洁、只有几个核心指令选项的加密界面。
“备胎计划,启动。授权码:零-七-天-枢-玖-贰。”林长青的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对着麦克风清晰地念出指令。
“指令确认。‘备胎计划’一级权限激活。”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回应道。
下一秒,控制台侧面一个不起眼的接口亮起微光,一份高度加密的电子文件被自动传输到了旁边的高速打印机。打印机发出轻微的嗡鸣,开始吐出一张张印满内容的纸张。
林长青拿起那叠还带着机器余温的文件,转身走回办公室中央,将其“啪”地一声拍在了宽大的办公桌上。
“自己看。”
王工等人立刻围了上去,迫不及待地拿起文件翻阅。只看了几眼,他们的呼吸就变得粗重起来,眼睛越瞪越大,脸上写满了震撼!
这根本不是临时起意的应急方案,而是一份极其详尽、规划到具体时间节点和负责人的庞大战略蓝图!其构思之深远,布局之缜密,令人心惊!
文件清晰地分为几个核心部分:
一、制造突围:
·目标:联合并深度扶持国内“芯海”半导体,在其现有7纳米工艺基础上,共同攻坚优化,目标在18个月内,实现“长青一代”芯片的完全国内制造,良品率提升至商业化水平。
·已投入:“长青科技”已通过多个隐蔽渠道,向“芯海”半导体注资超过五十亿,并派遣了由王工副手带领的、超过三十人的顶尖工程师团队长期入驻,协助其进行工艺调试和生产线优化。部分核心光刻机镜头、刻蚀机等关键设备的技术改进方案,赫然在列,显然已秘密研发多时!
·下一步:立即启动与“芯海”的全面技术并轨,将“长青一代”的设计数据与“芯海”的工艺库进行深度适配。
二、工具链替代:
·目标:全面切换至国产EdA工具“华宇九天”,并基于“长青架构”的特性,与其开发团队成立联合实验室,定制开发专属优化模块。
·已投入:“长青科技”早已是“华宇九天”最大的企业用户和实战测试伙伴,过去一年反馈了数千条改进建议,并资助了其三个关键算法模块的研发。联合实验室的框架协议,在半年前就已签署完毕!
·下一步:立即将所有芯片设计项目迁移至“华宇九天”平台,联合实验室同步启动针对“长青架构”的专项优化攻关。
三、材料与设备自主:
·目标:建立关键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的国内备用供应链,降低对外依赖。
·已投入:文件列出了长达数十页的清单,详细记录了“长青科技”过去两年间,通过风险投资、技术合作、联合研发等方式,秘密扶持或深度绑定的十几家国内材料、设备企业。从高纯度硅片、特种气体到清洗设备、膜厚测量仪……覆盖了芯片制造多个关键环节!部分被断供的材料,其国产替代品的研发进度,竟然已经接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