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专利申请的博弈(2 / 2)

初稿完成后,林长青联系了北京一家以处理复杂技术专利而闻名的律师事务所。他指定要见事务所的资深合伙人,一位在化工材料专利领域耕耘了近二十年的老律师,姓董。

在律师事务所那间可以俯瞰城市风景的会议室里,董律师接过了林长青递过来的厚厚一叠文件初稿。他起初神色如常,带着职业性的审慎。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脸上的轻松渐渐消失,眉头微微蹙起,翻阅的速度也越来越慢。

他时而停下来,用笔在某个条款上做标记,时而抬起头,用难以置信的目光打量一下眼前这个过分年轻的面孔。这份专利申请文件的专业程度和严密性,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这不像是一个学生或初创企业能写出来的东西,更像是一个由顶尖行业专家、资深研发工程师和狡猾专利律师组成的团队,耗费数月精心打磨的成果。

尤其是那份权利要求书,其布局之老辣,覆盖范围之广,前瞻性之强,让他这个见多识广的老律师都感到脊背发凉。这简直是要把未来十年这个技术方向所有可能的路径,都提前圈成自家的后花园。

良久,董律师缓缓放下最后一页纸,他摘下眼镜,用力揉了揉眉心,仿佛这样能消化掉刚才接收到的巨大信息量。他重新戴上眼镜,目光灼灼地看向林长青,语气充满了惊叹:

“林先生……请恕我直言,这份专利申请文件,是我执业生涯近二十年来,见过的……最完美、最坚固的申请文件之一。”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更准确的词汇,“不,或许可以把‘之一’去掉。其周密程度,几乎堵死了所有常规的、甚至是非常规的规避设计路径。您……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林长青对于对方的反应并不意外。他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掌控一切的平静:“只是思考得比较多,也比较细罢了。麻烦董律师,在此基础上,按照国际专利申请(pct)的最高标准,进行格式润色和法律语言精炼,尽快提交。”

“当然!没问题!”董律师立刻应承下来,语气中带着遇到顶尖客户的兴奋与郑重,“能代理这样的案子,是我的荣幸。林先生请放心,我会亲自盯紧每一个环节。”

离开律师事务所,林长青走在午后略显喧嚣的街道上。阳光照在身上,带来些许暖意。他感到一种精神过度消耗后的虚脱,但内心深处却是一片踏实。

专利申请,是他为“长青科技”这座初具雏形的帝国,浇筑下的又一块,也是最关键的一块基石。这块基石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却决定了未来大厦能建多高,能立多稳。

他知道,当这份专利文件被提交上去的那一刻,一场新的博弈就已经开始。但这一次,他手握的不是猜测与口才,而是用知识与远见铸就的法律利器。

他抬起头,看向湛蓝的天空,心中默念:棋盘已经铺开,接下来,该落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