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款,开票,约定送货时间。整个过程干脆利落。当他拿着单据走出卖场时,夕阳正好,将他挺拔的身影拉得很长。
周一下午,洗衣机准时送达。当送货员抬着那个印着崭新Logo的大纸箱,敲响林家房门时,正是母亲在家。
打开门,看到门外的大型家电和穿着制服的送货员,母亲再次愣住了。
“请问是林女士家吗?这是您家购买的洗衣机,麻烦签收一下。”
母亲几乎是懵懂地签了字,看着送货员小心地将那个沉重的纸箱搬进狭小的客厅,拆开包装,露出里面乳白色、造型流畅的崭新洗衣机。它安静地立在客厅中央,与周围老旧的家具形成鲜明对比,散发着现代工业制品特有的光泽和气息。
她围着洗衣机转了两圈,伸出手,指尖小心翼翼地触摸着光滑的控制面板,冰凉的触感让她确认这不是梦境。她的脸上,先是巨大的茫然,然后是难以置信的惊喜,最后,所有情绪都化为一股汹涌的情感洪流,冲破了堤坝。
她没有出声,只是眼泪无声地汹涌而出,顺着脸颊滑落。她用手紧紧捂住嘴,肩膀微微颤抖。
林长青放学回家,推开门的瞬间,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母亲站在崭新的洗衣机旁,泪流满面,而父亲不知何时也已到家,正站在母亲身边,一只手轻轻搭在她的肩膀上,沉默地看着那台机器,眼神复杂。
听到开门声,母亲抬起头,看到儿子,立刻用手背胡乱地擦着眼泪,想挤出一个笑容,却使得表情更加动人。
“长……长青……这……这洗衣机……”她哽咽着,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林长青放下书包,走到母亲身边,语气平静温和:“送来了?正好,以后洗衣服就方便了。”
母亲一把拉住他的手,她的手因为常年劳作有些粗糙,此刻却异常用力,温暖的体温传递过来。她仰头看着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儿子,眼泪流得更凶,声音哽咽却清晰无比:“我儿子长大了……有出息了……妈……妈心里高兴……”
这简单到极致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一把重锤,狠狠敲在林长青的心上。一股强烈的酸意直冲鼻腔,他用力眨了眨眼,才将那股湿意逼退。
他看着母亲脸上纵横的泪水,那泪水里映照出的,是他重活一世最想守护的笑容。
父亲走了过来,没有说话,只是用力拍了拍林长青的肩膀。那手掌传来的力度,胜过千言万语。眼神交汇间,是男人之间无需言说的理解与认可。
这台冰冷的机器,此刻却成了家庭情感的升温器。它承载的不仅是洗衣的功能,更是一个少年对家庭最笨拙也最真挚的爱与回报。
晚饭时,家里的气氛格外不同。母亲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褪去,不停地给林长青夹菜,看着他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骄傲和满足。父亲的话也比平时多了一些,虽然依旧围绕着学习和生活,但语气中的温和与认同感是前所未有的。
夜晚,林长青例行内视。他惊讶地发现,在经历了白天的情感激荡后,体内的气血流动似乎更加顺畅蓬勃,脑海中那缓缓旋转的“星璇”,光芒也似乎更加温润凝练,精神力增长的感知,比往日单纯学习和锻炼后更为明显。
他若有所思。正向的情感回馈,内心的安宁与满足,并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慰藉,似乎对他“天眼通”的稳定与成长,乃至对整个身心状态的优化,都有着某种微妙而积极的益处。
这并非刻意修炼,却胜似修炼。
身体的锤炼,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固然是构筑强大的基石。但心灵的滋养,情感的维系,这人性中最温暖的部分,或许才是支撑这一切,并使其发挥出真正力量的更深层源泉。
守护这份温暖,让父母为他骄傲,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这重生的核心目标,在此刻变得如此具体、鲜活而有力。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模糊的念头,而是化为了推动他不断前行的、最坚实也最温暖的永恒动力。
---
(第二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