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共同的目标(1 / 2)

秋日的夕阳将天边染成温暖的橘红色,也给放学后的教室镀上了一层柔光。大部分同学已经离开,教室里只剩下寥寥几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静谧而专注的气息。

林长青和苏雨晴都没有急着离开。这段时间,放学后一起在教室或图书馆学习一会儿,已经成为两人心照不宣的习惯。

苏雨晴正对着一道数学压轴题冥思苦想,笔尖在草稿纸上划了又划,似乎总差那临门一脚。林长青坐在她旁边,安静地看着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计算机入门书籍,神态悠闲。

终于,苏雨晴轻轻叹了口气,放下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她转过头,看向身旁的林长青。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落在他专注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线条。

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习惯身边有他的存在。他的沉静像一种稳定的力量,能让浮躁的心也跟着安定下来。

“林长青,”她轻声开口,打破了这份宁静,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和好奇,“看你平时看的书,还有学习的方向……你以后,是想学理科吧?有没有想过,具体要考哪所大学?”

这个问题在她心里盘桓已有一段时间。她想知道,这个思维深邃、目标明确的男生,究竟将目光投向了何方。

林长青从书页中抬起头,对上她清澈而带着探寻的目光。他没有丝毫迟疑,坦然地说出了那个早已刻在心底的名字:“北京大学。我想去那里读物理或者信息科学。”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这并非一个遥远的梦想,而是一个必将抵达的终点。

苏雨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果然如此。以他展现出的理科天赋和那种超乎常人的洞察力,选择顶尖学府的顶尖理科专业,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同时,一股混合着挑战欲和微妙欣喜的情绪在她心中升起。她自己的成绩同样优异,文科更是她的强项,目标也一直是国内最顶尖的那几所大学。

她唇角扬起一抹清浅而自信的笑容,目光灼灼地看着林长青:“很巧,那也是我的目标。”她顿了顿,声音清脆而坚定,“看来,我们要一起努力了。”

没有扭捏,没有羞涩,只有一种基于彼此欣赏和实力认可的、坦然又充满力量的宣示。

一种基于彼此欣赏的健康竞争与互助关系,就在这几句简单的对话中,悄然确立。

林长青看着她眼中闪烁的光芒,那里面有对未来的憧憬,有不服输的劲头,也有一种……愿意与他并肩前行的默契。他的心底,仿佛被这秋日的暖阳彻底照亮,一种久违的、纯粹的为梦想而并肩奋斗的温暖动力,油然而生。

“好。”他回应道,嘴角也牵起一个清晰的弧度,“一起努力。”

简单的四个字,是一个承诺,也是一份约定。

从这天起,两人的学习互动有了更明确的核心。他们不仅仅是讨论遇到的难题,更开始有针对性地交流学习方法,分享各自搜集到的关于目标大学和专业的信息。林长青会将他理解的理科精髓深入浅出地讲给苏雨晴听,帮她构建更稳固的理科思维框架;苏雨晴则会将她整理的文科知识脉络和作文素材与林长青共享,弥补他在细节记忆和文字表达上可能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