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苏雨薇提供的、如同烫手山芋般的情报,我回到了公寓。
巨大的风险像阴云一样笼罩在心头,但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也悄然滋生。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那个黑市诊所继续运作,将更多人变成“容器”和实验数据。
这一次,我不能再单打独斗,也不能再将李哲蒙在鼓里只让他提供外围支援。
我需要可靠的、知情的盟友。我分别联系了顾倾城和李哲,要求进行一次绝对保密的紧急会议。
会议地点依旧选在我的公寓。当顾倾城和李哲先后到来时,房间里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我没有透露苏雨薇的存在,只是将情报来源模糊地称为“一个代价巨大的特殊渠道”,并将黑市诊所的线索、其可能的功能以及极高的风险等级告知了他们。
李哲听得目瞪口呆,手里的薯片都忘了吃,光头在灯光下反射着震惊的光芒:“我靠!地下诊所?人体实验?还有专业打手?老沈,咱们这……这是要演好莱坞大片啊?”
顾倾城则显得冷静得多,她仔细查看了那张简陋的示意图,眉头紧锁:“情报可信度需要验证,但方向明确。如果是真的,这已经远超普通刑事犯罪,涉及严重反人类罪行。警方必须介入,但方式必须极端谨慎,一旦打草惊蛇,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电话和吴师兄的讨论,他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也选择了加入。毕竟已经稀里糊涂的上船了。
经过一番紧张而高效的讨论,一个基于四人协作的初步行动计划框架逐渐清晰:
顾倾城(指挥与情报):利用其刑警身份和权限,秘密调取该区域的所有市政档案、卫星图、周边治安记录,分析可疑人物车辆往来,绘制更精确的周边环境图和可能的潜入\/撤离路线。她负责行动的总体策划和现场指挥。
李哲(技术与装备):负责所有非标技术装备的准备和支援。利用他的“江湖”门路和动手能力,搞到或改装所需设备:高灵敏度监听窃听装置、微型高清摄像头、强光爆震弹、针对老旧电子锁的干扰器、加强通讯距离和抗干扰能力的通讯系统等。他负责行动中的技术破译、监控和远程支援。
吴师兄(远程分析与医疗顾问):通过加密渠道提供远程支持。利用其专业知识和实验室资源,分析“智慧胶囊”可能的最新变种、其生化特性,提供理论上可能有效的紧急解毒或抑制方案(尽管未经临床验证)。同时,提供类似环境下的医疗急救指导。沈瑾年严令他必须隐匿自身,优先保证安全。
沈瑾年(医疗支援与…特殊支援):负责现场的紧急医疗救护,识别可能的纳米虫相关症状,并使用吴师兄提供的实验性缓解剂。同时,他还有一个不能明说的任务——继续摸索和控制那种诡异的“生物电感知”能力,尝试将其转化为可能的辅助或防御手段。
分工明确后,顾倾城和李哲立刻分头行动。公寓里再次剩下我一人,面对最艰巨也最不可控的任务——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