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秘书那句“有急事”,像一根冰锥,顺着我的脊椎猛地扎了进去。
刚刚在电脑屏幕上炸开的、关于“纳米机械单元”的惊世骇俗的结论,还在我脑子里嗡嗡作响,仿佛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核弹,冲击波尚未完全扩散,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召唤硬生生掐断了。
我几乎是条件反射地,用颤抖的手指猛地合上了笔记本电脑屏幕,发出“啪”一声脆响,在骤然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刺耳。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撞得我耳膜生疼。
他们知道了?
他们怎么知道的?
是巧合,还是我的一举一动,早就暴露在无数双看不见的眼睛之下?
秘书脸上那程式化的微笑,此刻在我眼里,充满了居高临下的审视和冰冷的警告。她甚至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口,仿佛笃定了我别无选择。
“……好,我马上过去。”我强迫自己发出声音,喉咙干涩得厉害。我站起身,腿有些发软,但极力控制着不让自己显露出任何异常。我将手机屏幕朝下扣在桌上,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将吴师兄邮件里那些触目惊心的词汇——“非自然纳米结构体”、“集群行为”、“编程化功能模块”——暂时从脑海里驱逐出去。
现在,不是震惊的时候。是演戏的时候。
走向王主任办公室的那段走廊,前所未有的漫长。灯光白得晃眼,照得光洁的地板像一条冰冷的河,而我,正踏在薄冰上,每一步都能听到冰层碎裂的脆响。周围护士和病人家属的嘈杂声,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模糊而遥远。我的全部感官,都紧绷着,像一张拉满的弓,警惕着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王主任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我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他沉稳而熟悉的声音:“请进。”
推开门,一股熟悉的、混合着陈年茶叶和高级木质家具气味的气息扑面而来。王主任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慢条斯理地冲洗着茶具,氤氲的水汽模糊了他镜片后的眼神。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那么日常,却让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小沈来了,坐。”他抬了抬手,示意我坐在对面的椅子上,语气平和,甚至带着一丝长辈般的温和。
我依言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指尖冰凉。目光快速扫过桌面,一份看似普通的文件夹放在一旁,封面没有任何标记,却像一块磁石,牢牢吸住了我的注意力。
“尝尝这茶,今年的新龙井,味道正。”他将一盏清澈的茶汤推到我面前,自己先呷了一口,发出满足的轻叹。
我端起茶杯,温热的瓷壁却暖不透我冰凉的指尖。茶香清冽,但此刻闻起来,却像是一种麻痹神经的毒药。我知道,这看似闲适的开场白背后,是即将到来的风暴。
“小沈啊,”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桌上,那平和的表情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从未在他脸上见过的、混合着凝重、警告甚至是一丝……无奈的神情。“最近,辛苦了。”
他顿了顿,目光像两把无形的手术钳,精准地夹住了我的神经:“特别是,关于IcU那个车祸伤员的情况,你投入了很多精力,甚至……动用了一些,嗯,非标准的资源和渠道去探究。”
我的心脏猛地一缩!他果然知道了!而且点明了“非标准渠道”!
我强迫自己迎上他的目光,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甚至带着点被误解的委屈:“主任,我只是觉得这个病例的愈后机制非常特殊,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作为首诊医生,我想尽可能弄清楚,这也是对病人负责……”
“科研价值?病人负责?”王主任轻轻打断我,嘴角勾起一丝近乎嘲讽的弧度,但很快又消失了,语气变得愈发沉重,“小沈,你还年轻,有冲劲,有好奇心,是好事。但你要明白,有些领域的水,深得超乎你的想象。而且,不要连累其他人,比如IcU的小年轻和检验科的技术员。好奇心太重,有时候,真的会害死猫。”
他拿起那份没有标记的文件夹,打开,从里面抽出一份文件,推到我面前。
“看看这个吧。”
我的目光落在文件标题上——《关于特殊病例G-073后续处理及信息保密协议》。标题冰冷而正式,像一块墓碑。
我快速浏览着内容,越看,心越沉。文件的核心要求简单而粗暴:立即停止对伤员G-073(那个快递员)的一切非必要医疗监测和数据分析;所有相关病历、影像及检测资料由医务科统一封存;本人需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保密协议,承诺永不对外泄露与此病例相关的任何信息,否则将承担包括但不限于吊销执业资格、追究法律责任等一切后果。
最让我心底发寒的是最后一条附加条款:建议将患者G-073“尽快转至合作机构进行后续康复治疗”。合作机构?哪个合作机构?文件上没有明说,但那个模糊的指向,让我瞬间联想到了“普罗米修斯”!
这是要彻底抹去痕迹!把人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