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紧急集合(2 / 2)

徐西临之前说过,邻国购入了一批新型飞机,最近应该要有所行动。

看来就是今天。

飞机尾翼在云层拖拽出一条白线,舒糖站在原地,眼看着所有飞机都飞走很久了,才抬腿往家里走。

说完全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和救灾投送物资不一样,那次,飞行员们只考虑气候原因。

而这次是战备行动。

守护祖国的领空。

生在和平年代,舒糖对战争的理解其实很浅薄。

唯一有印象的一次,还是关于南海主权那次。

当时网上一片风平浪静。

视频影像资料甚至都是在五六年后才爆出来的。

很热血沸腾的一段录音。

空军,舰载机,挂弹起飞。

与敌斗争,寸土不让——“不管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多么复杂的情况,我们都敢于亮剑。”

那个飞行员接受采访时是这么说的。

祖国把大家保护的很好,舒糖当时看这个采访时只觉得振奋人心。

可当下的心情完全不同。

七八十年代,现在是空军发展最低谷的二十年,装备落后,飞行员们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徐西临的性子肯定是要冲在一线的。

舒糖心不在焉地往家走。

路过李敏家门口,被争吵声唤回了神。

孙小雨母女俩都是大嗓门,可能是怕丢人,特意说的方言。

舒糖听不懂,也没心思去听。

走回自家院里,张嫂子在等她,一看她小脸唰白就猜到了。

“听见集合号担心了?”

舒糖也没藏着,点了点头,“是有点。”

“甭担心,飞行员比飞机都值钱呢,他们在这驻军好几年了,早就有经验了,知道怎么保护好自己。”

这话也算是心理安慰吧。

也对,祖国在进步,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的。

现在再危险也不会有之前危险。

舒糖这么劝说着自己,心里也松快了些。

心情平静下来,发现隔壁远今天没哭声。

还怪不适应的,舒糖往隔壁院里看,院子里东西都搬空了。

“这是回内地了?”

“哪是啊。”张嫂子说,“送去吴忠了,李玉华本来想把孩子送回老家,结果出发前部队通知内地家属来接,人家根本不要赵小宝。”

“爷爷奶奶不要,叔叔婶婶就更不要了。”

“这不最后,政治部的同志没办法只能给送去农场了。”

“这么小就送过去,还挺可怜的。”舒糖感慨了一句。

劳改的农场吃不饱穿不暖,更别提读书了,赵小宝的一生算是毁了。

就像那天张嫂子说的,孩子生下来都是好孩子,摊上一对不负责的家长才会长歪了性子。

今天这样的下场,解气的同时,不免让人唏嘘。

“不过他走之后,这院里也算回归安静了。”

“那可未必。”张嫂子嗤了一声,“李敏那个小姑子恐怕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