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刚出得殿门,来到那阴气森森、以骷髅头骨铺就的殿前广场,便见一道金光如天外流星,轰然坠地!光芒收敛,现出关帝爷那威严的丈六金身法相,周仓、关平虚影侍立,神光熠熠,将周围幽冥的灰暗都驱散了几分。他面色沉郁,丹凤眼中寒芒闪烁,左手虚按腰间(虽无青龙刀在手,但其气势犹胜刀锋),右手袍袖之中,显然收纳着那对母子魂魄与两名鬼差。
“不知帝君法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包阎君上前一步,拱手施礼,态度颇为客气。他身后的判官鬼吏们也纷纷躬身行礼,心中却是忐忑不安,不知这位煞星为何突然驾临,而且一副兴师问罪的模样。
然而,关帝爷此刻心中义愤填膺,哪有心情与他客套寒暄?他目光如冷电,直射包阎君,对周围的迎接阵仗视若无睹,开门见山,声震殿宇,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打在在场所有幽冥鬼神的心头:
“阎君!本帝今日此来,只为一事不明,要向你讨个公道!”
他声音洪亮,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方才在我人间庙内,有一对逃难母子,妇人李氏,一生行善积德,敬畏鬼神,其子年幼,纯真无辜!二人不过因饥寒交迫,入我庙中避雨,为何便落得个‘阳寿已尽’,‘冻饿而死’的结局?还被鬼差当场勾魂,毙命于我神像之前!”
关帝爷踏前一步,神威如潮水般向前压迫,逼视着包阎君:“若行善不得善报,积德反遭横死,那天道何存?公理何在?世人若知此事,谁还愿行善?谁还肯积德?莫非你这阴司断案,只凭簿册一勾,不问青红皂白,不论是非曲直吗?!”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雷霆霹雳,在森罗殿前炸响!不仅道出了那对母子的冤屈,更是直指幽冥地府存在的根基——赏善罚恶的公正性!
包阎君身后的判官鬼吏们,何曾见过有人敢在森罗殿前如此质问阎君?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虽然他们本来脸色就不太好),低头屏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整个广场之上,鸦雀无声,唯有幽冥界的阴风,似乎也因这紧张的气氛而停滞了片刻。
包阎君被关帝爷这劈头盖脸的一顿质问,弄得眉头紧锁。他深知关帝性情,若非确有疑点,绝不会如此冲动。而且,关帝提及那妇人行善积德,若属实情,如此判罚确实引人质疑。
他沉吟片刻,并未因关帝的态度而动怒,反而更加肃然,再次拱手道:“帝君息怒。帝君所言之事,本王已略有感知。然,阴阳有序,因果循环,复杂无比,非一言可尽。生死簿之记载,魂魄之勾决,皆非本王或任何一殿可独断专行,实乃依据天道运行之法则,累世因果之结算而定。”
他抬头,目光坦诚地看向关帝:“帝君既然心存疑虑,强携魂魄至此,口称不公。空口无凭,不若随本王前往一处所在,一切前因后果,自有分明。”
关帝爷冷哼一声:“何处?”
包阎君缓缓吐出三个字,带着一种洞彻因果的沉重:
“孽——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