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3章 元宵悲讯,道士赠符

第3章 元宵悲讯,道士赠符(2 / 2)

就在二人相对无言,沉浸在无边的悲苦与无助之中时,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忽然从街角传来:

“无量天尊——”

这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打破了此地的悲戚。

张老实和李寡妇同时一怔,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身穿半旧青色道袍、头戴混元巾、背着个灰布包袱的游方道士,不知何时出现在了不远处。这道士约莫五十上下年纪,面容清癯,下颌留着几缕长须,眼神澄澈而深邃,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他手中拿着一个铜铃,步履从容,看似走得不快,却眨眼间便到了近前。

“二位善信有礼了。”道士打了个稽首,目光在张老实和李寡妇脸上扫过,最后落在李寡妇那泪痕未干的脸上,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对张老实说道:“贫道乃云游之人,路过宝地,口干舌燥,不知可否向善信讨碗水喝?”

张老实还未从方才的情绪中完全回过神来,愣了一下,才忙不迭地点头:“有,有!道长稍等。”

李寡妇虽自身难保,但心地善良,见是出家人化缘,也强忍住悲痛,用袖子擦了擦眼泪,低声道:“道长请稍坐,我……我去给您倒水。”说着,便转身推开虚掩的房门,进屋去倒水。

道士站在门外,并未坐下,而是目光再次仔细地打量起李寡妇的背影,又看了看张老实,眉头不易察觉地微微蹙起,脸上掠过一丝极其凝重的神色。

很快,李寡妇端着一碗清水走了出来,递给道士:“道长,请用水。”

“多谢女善信。”道士接过碗,道了谢,却不急着喝。他的目光如同实质般,在李寡妇脸上逡巡片刻,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严肃:

“这位女善信,贫道观你气色,眉宇之间黑气缠绕,印堂发暗,似有极重的怨气与阴秽之物相随……你最近,可曾遇到什么不同寻常的怪事?或者,接触过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李寡妇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更加苍白,嘴唇哆嗦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恐,但随即又化为更深的绝望,她低下头,轻轻摇了摇,声音细弱:“没……没有。”

道士见她不愿多说,也不强求,转而将目光投向张老实,神色更加严肃:“这位善人,你面色虽正,但行走于夜路,与阴气交接最深。你夜间打更,可曾看见或听见什么……不该属于这阳世的东西?”

张老实一听这话,心里先是“咯噔”一下。他打更二十年,走惯了夜路,什么荒诞离奇的传说都听过,什么自己吓自己的事情也经历过,早已练就了一副胆子。对于这些神神鬼鬼之说,他向来是敬而远之,多半不信的。此刻见这道士说得玄乎,不由得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常年市井生活磨炼出的不以为然:

“回道长的话,小的打更二十年,这长洲县夜里每条巷子都熟得很。怪事嘛……听说过不少,可亲眼见的,倒真没有。无非是自己吓自己,风声鹤唳罢了。道长不必担心。”

道士见他这般反应,知道他不信,不由得轻轻摇了摇头,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他不再多言,仰头将碗中的清水一饮而尽,然后将碗递还给李寡妇,再次道谢。

随后,他从随身的灰布包袱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三张用朱砂画满了奇异符文的黄纸符箓,递给张老实。

“贫道与二位今日相遇,也算有缘。此三道灵符,乃贫道师尊所传,虽不敢说能驱邪避凶,但贴在门上,或可暂保一时平安,抵御些许阴煞之气。”道士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和,但眼神深处,那抹凝重却未散去,“还请二位善信收下,或许……日后能用得上。”

张老实看着那三张黄符,犹豫了一下。他本不信这些,但见道士神色郑重,又念及李寡妇近日遭遇的种种不幸,心中一动,还是双手接了过来,口中道:“多谢道长厚赠。”

李寡妇也低声道了谢。

道士见他们收下,便不再停留,打了个稽首,道了声“福生无量天尊”,便转身迈步,很快消失在昏暗的街角。他离去时,张老实似乎隐约听见,风中传来他若有若无的、仿佛自言自语的低喃:

“冤孽深重,劫数难逃……劫数难逃啊……”

那声音飘忽不定,很快便被夜风吹散,让人疑心是否是自己的错觉。

张老实低头看了看手中那三张触感粗糙的符纸,朱砂的痕迹在灯笼光下显得有些刺眼。他摇了摇头,终究没把这当回事,只以为是游方道士惯用的伎俩,随手将符纸卷了卷,塞进了自己破棉袄的内衬口袋里。

李寡妇心思沉重,完全沉浸在自己明日即将被逼嫁人的绝望中,对道士的话和那三张符,更是未曾放在心上。

道士的出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一圈小小的涟漪,随即又迅速恢复了平静。然而,那涟漪之下,是否隐藏着预示着惊涛骇浪的暗流?无论是张老实,还是李寡妇,此刻都无从得知。

次日,正月十六,一个震惊了整个城西的消息传来,才让张老实猛然忆起昨夜道士那凝重的面色、严肃的警告,以及那飘散在风中的、不祥的低语。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了他的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