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4章 边关绝境,千里驰援

第4章 边关绝境,千里驰援(2 / 2)

“不可!夫人万万不可啊!”李忠噗通跪下,老泪纵横,“边关凶险,路途遥远,您千金之躯,怎能以身犯险?若有个闪失,老奴如何向将军交代?!”

“若我不去,将军必死,朔州必破!届时,你我皆成亡国奴,又何须交代?!”冯瑶扶起李忠,语气放缓,却依旧坚定,“李管家,我意已决。将军府,还有北疆的数万将士,就托付给你了。守好家,等我们回来!”

她知道此行九死一生。但她更知道,这是拯救赫连战、拯救朔州、甚至可能影响北魏国运的唯一机会。

夜幕降临,将军府侧门悄然打开。冯瑶已换上一身利落的青色男装,将如云秀发紧紧束起,戴上方巾,脸上略作修饰,虽难掩清丽,但乍看之下,已像一位俊秀文弱的商贾子弟。她翻身上马,动作竟带着几分难得的飒爽。

五名经过精心挑选、对赫连战绝对忠心的老兵,也已准备就绪,人人面色肃穆,眼神决绝。

“夫人,一切小心!”李忠和翠儿含泪送别。

冯瑶最后看了一眼夜色中的将军府,猛地一拉缰绳:“出发!”

马蹄声脆,一行人如同离弦之箭,冲入茫茫夜色,向着北方,向着那片生死未卜的战场,疾驰而去。

路途的艰险远超想象。为了避开柔然的游骑和可能存在的王靖眼线,他们不得不选择崎岖难行的小路、山道。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冯瑶从未吃过这样的苦,娇嫩的手掌被缰绳磨出了水泡,水泡破了又磨出厚茧;纤细的腰肢被颠簸得几乎散架;柔嫩的肌肤被塞北的狂风吹得粗糙开裂。

但她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她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快一点,再快一点!赫连战在等着她!朔州在等着她!

途中,他们甚至遭遇了一小股柔然的斥候。老兵们拼死护卫,且战且退,最终虽侥幸脱险,但一名老兵身受重伤,不得不留下隐蔽养伤。冯瑶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这让她更加坚定了决心。

第三日黄昏,在人困马乏、几乎到达极限之时,他们终于看到了青石镇的轮廓。

小镇笼罩在战火的阴影下,气氛紧张,街上行人稀少,家家户户门窗紧闭。

冯瑶顾不上休息,直接带着老兵来到镇守使张德的府邸。亮出司徒府印信后,他们被引入了客厅。

张德是个四十岁左右、身材微胖、眼带精明的官员。他打量着风尘仆仆、虽作男装但难掩贵气的冯瑶,心中惊疑不定。

“不知这位……公子,来自京城司徒府,有何见教?”张德试探着问。

冯瑶没有时间与他周旋,直接亮明部分身份,并开门见山:“张大人,我乃镇北将军赫连战夫人冯氏!朔州城危在旦夕,粮草断绝,我特来请求大人,立刻开启青石镇粮仓,调拨所有存粮,支援前线!”

张德一听,脸色大变,冷汗瞬间就下来了。开仓放粮,没有兵部文书,那是杀头的大罪!而且前线战事不明,万一赫连战败了,他把粮食送过去,岂不是肉包子打狗,还要担上资敌的罪名?

“这……这可使不得啊夫人!”张德连连摆手,面露难色,“粮仓之粮,乃镇中百姓及守军口粮,岂能轻易动用?再者,调拨军粮需有兵部勘合手谕,下官……下官实在不敢擅专啊!”

冯瑶早料到他会推脱,冷哼一声,将那份血迹斑斑的求救信拍在桌上:“张大人!赫连将军若败,朔州城破,柔然铁骑下一个目标就是你这青石镇!到时,你这镇守使的乌纱帽,乃至项上人头,还能保得住吗?你府中囤积的财货,又能带走几分?!”

张德看着那封血书,脸色又白了几分,嘴唇哆嗦着,显然内心挣扎不已。

冯瑶不再给他犹豫的机会,直接走到墙上挂着的地图前,手指点着几处关隘,语气冰冷而精准:“张大人,据我军情报,柔然已派出数支精锐小队,绕过朔州,正秘密向青石镇方向渗透!他们的目的,就是截断我军后路,抢夺像青石镇这样的后勤据点!你可知,柔然人破城之后,会是何等景象?屠城!抢掠!奸淫!纵火!你,身为父母官,届时如何自处?如何面对满城百姓?!”

这些情报半是推测,半是冯瑶根据形势的分析,但在此刻说出来,却带着无比真实的可信度,如同重锤,狠狠敲击在张德脆弱的心防上。

张德吓得面无人色,仿佛已经看到了柔然人挥舞屠刀的场景。他贪财,但更惜命。

“夫人……夫人救我!下官……下官该如何是好啊?”他彻底慌了神,再无之前的推脱之态。

冯瑶知道火候已到,语气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现在只有一条生路!立刻开仓,将所有粮草交由我,送往朔州前线!只要赫连将军得到补给,击退柔然,青石镇自然转危为安!届时,你不仅是保全了自身与满城百姓,更是支援前线、为国建功的功臣!我以司徒府与赫连将军的名义担保,必向陛下为你请功!”

说着,她从怀中取出一沓早已准备好的银票,放在桌上:“这些,是司徒府捐赠的军资,可用于大人调配粮草、安抚百姓、组织民夫。事成之后,另有重谢!”

威逼与利诱,生路与死途,清晰地摆在了张德面前。

张德看着地图,又看看血书,再看看那沓厚厚的银票,最终一咬牙,跺脚道:“好!下官……下官听从夫人安排!这就开仓!”

冯瑶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但不敢有丝毫松懈。她立刻指挥老兵们协助张德,清点粮仓,组织车辆民夫。她亲自监督,确保每一袋粮食都被迅速装车。同时,她让张德召集镇中青壮,与守军混合编成护粮队,并派遣最得力的军官带队。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冯瑶决定将粮队分为两支。一支由两名老兵带领,走相对安全但稍远的官道;另一支,则由她亲自押运,走一条更近但风险更高的山路。

夜幕再次降临,青石镇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支支满载粮食的车队,在冯瑶的指挥下,如同生命的溪流,汇聚起来,即将奔向那片绝望的战场。

冯瑶换回了较为利落的女子劲装,翻身上马,立于车队最前方。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和衣袂,她的身影在火把的映照下,显得如此单薄,却又如此坚定。

“出发!”她清叱一声,一马当先,冲入了漆黑的夜色。

身后,车轮滚滚,马蹄声声,承载着朔州城最后的希望,向着那片被血与火笼罩的天地,义无反顾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