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3章 暗流汹涌,初露锋芒

第3章 暗流汹涌,初露锋芒(1 / 2)

赫连战在京城并未停留太久。北疆军情如火,朝堂争论数日后,孝文帝最终采纳了赫连战主动出击的策略,授其节度北疆诸军事,即刻整军备战。

临行前夜,赫连战依旧在书房忙碌至深夜。冯瑶亲自下厨,做了几样清淡精致的小菜,并熬了一盅安神补气的汤羹,命人送至书房。

这一次,赫连战没有拒绝。他甚至罕见地在用完后,对侍立一旁的冯瑶说了一句:“味道甚好,有劳。”

语气依旧平淡,但相较于新婚之夜的冰冷,已算温和。

翌日,天色未明,赫连战便披甲出征。他没有惊动冯瑶,只在离去前,对早早起身等候在府门的李忠交代了几句,无非是“守好府门”、“遇事……可禀报夫人”等语。最后那句略显迟疑的交代,让李忠心中明了,将军对这位新夫人,已初步建立了信任。

冯瑶站在内院的门廊下,听着府门外军队开拔的脚步声、马蹄声、甲胄碰撞声渐渐远去,最终归于沉寂。偌大的将军府,仿佛瞬间空荡了下来,同时也意味着,真正的考验,此刻才刚刚开始。

赫连战一走,府中那根紧绷的弦似乎悄然松弛,一些潜藏的暗流开始涌动。

起初还只是些细微的迹象。冯瑶吩咐下去的事情,执行起来总会慢上几分;一些仆役在她经过时,虽依旧恭敬行礼,眼神却带着闪烁与窃窃私语;厨房采买的食材,品质似乎不如从前,账目上也出现了一些模糊不清的小额支出。

李忠将这些情况禀报给冯瑶时,面色凝重:“夫人,老奴已严加管束,但似乎……府中人心,有些不稳。”

冯瑶平静地听着,脸上并无意外之色。她深知,自己一个外来者,年轻且出身高贵,突然成为这座充满行伍气息的府邸的女主人,难免会引来猜疑、不服,甚至是有心人的试探。赫连战在时,尚能以其威势镇压一切;他一定,牛鬼蛇神自然按捺不住。

“李管家可知,府中仆役,哪些是将军从边军带回来的老人,哪些是后来在京中采买的?又有哪些……是他人‘举荐’入府的?”冯瑶端起茶盏,轻轻拨弄着浮叶,语气不疾不徐。

李忠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冯瑶的意思。他仔细回想,一一禀明。将军府仆役不多,核心岗位如护卫、马夫等,多是赫连战的旧部或其后代,忠诚可靠。但一些负责采买、洒扫的粗使仆役,则来源较杂,其中确有几位是朝中一些官员“好意”举荐而来的。

冯瑶记在心中,并未立刻发作。她先是带着翠儿和李忠,亲自巡视了整个将军府,从厨房、库房到马厩、柴房,事无巨细,皆一一过问。她态度温和,询问细致,对府中旧制表示尊重,但同时也明确指出了几处管理上的疏漏,提出了改进建议,条理清晰,令李忠暗自佩服。

随后,她命李忠将府中近半年的所有账目都搬到她的书房。一连数日,她闭门不出,只带着两个识字的、由司徒府带来的陪嫁丫鬟,一笔一笔地核对账目。她心算极快,对数字异常敏感,很快便从那些看似零散的小额不清支出中,发现了几处固定的、有规律的漏洞。这些漏洞金额不大,但累积起来却也可观,且手法隐蔽,显然是内行人所为,目的并非单纯贪墨,更像是一种持续的、试探性的消耗与捣乱。

与此同时,府中的流言蜚语开始变本加厉。先是传出冯瑶“克夫”,称她刚过门将军就奔赴险地,恐有不祥;接着又说她出身名门,瞧不起将军府寒酸,暗中与旧日倾慕者往来;更有人窃窃私语,说她管理账目是想中饱私囊,补贴娘家……

这些谣言恶毒而卑劣,意图很明显:败坏冯瑶的名声,离间她与赫连战本就薄弱的关系,动摇她在府中的地位。

翠儿听到这些传言,气得直哭,要去与那些人理论,却被冯瑶拦住。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此时争辩,反而落人口实。”冯瑶神色平静,眼中却闪过一丝冷光,“况且,蛇既已出洞,正好看看,它究竟想咬向何处。”

她并未直接处理谣言,而是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

一方面,她以将军夫人的名义,宣布因将军出征,为稳定府中人心,所有仆役月钱增加一成;同时,她亲自调整了厨房的食谱,在保证节俭的前提下,让大家的伙食有所改善;她还拿出自己的嫁妆银子,给府中每位仆役都做了两套新衣。这些实实在在的恩惠,立刻赢得了大部分底层仆役的好感,人心逐渐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