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欢呼声、孩童的嬉笑声瞬间爆发出来,小小的杂货铺仿佛要被这欢乐的气氛撑破。
“送入洞房!”老秀才笑着喊道。
陈阿福牵着林婉娘,在众人的簇拥和嬉闹下,走进了里屋——那间他们初次相遇、命运交织的房间。此刻,这里也被简单布置过,床上铺着崭新的红缎被面,墙上贴着大红“囍”字,虽简陋,却充满了新婚的喜庆与温馨。
按照规矩,新娘子需在洞房内等候,新郎则要出去招待宾客。陈阿福安顿好林婉娘,低声说了句“等我”,便红着脸退了出来。
外面的酒宴已然开始。几张方桌拼凑起来,摆满了大盘的鸡、整条的鱼、油光发亮的红烧肉、各色时蔬……虽然比不上大户人家的排场,但分量十足,香气扑鼻。醉仙楼带来的酒坛一开封,醇厚的酒香便弥漫开来。众人纷纷落座,举杯畅饮,气氛热烈非常。
陈阿福端着酒杯,一桌一桌地向来宾敬酒致谢。他本不善言辞,此刻更是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反复说着“多谢各位叔伯乡亲赏光”,“大家吃好喝好”。他的憨厚和诚意,反而赢得了大家的好感,众人纷纷举杯,说着祝福的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有人起哄要让新娘子出来敬酒。陈阿福拗不过,只好进到里屋,将林婉娘请了出来。
当林婉娘缓缓掀开红盖头的那一刻,原本喧闹的喜宴,竟出现了一瞬间的寂静。只见她凤冠霞帔(虽是简化版),眉如墨画,目若秋波,唇点朱丹,面泛桃红。平日里的清丽秀美,在这一身大红嫁衣和喜庆妆容的映衬下,竟焕发出一种惊心动魄的明艳光彩。她落落大方地站在陈阿福身边,嘴角含着羞涩而幸福的笑意,目光清澈坦荡。
众人这才恍然,为何这林家姑娘宁愿设计也要嫁给陈阿福这个穷小子,而陈阿福又为何会如此珍视。这二人站在一起,一个憨厚踏实,一个明艳聪慧,竟是说不出的般配和谐。原先那些觉得这桩婚事“荒唐”、“不般配”的议论,在此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赞叹和祝福。
“好一对璧人!”
“阿福好福气啊!”
“婉娘也是个有眼光的!”
林婉娘端起酒杯,大大方方地随着陈阿福向各位长辈、邻里敬酒。她声音清脆,言辞得体,既不扭捏,也不张扬,赢得了众人的一致好评。连坐在主桌、一直沉默不语的林老汉,看着女儿脸上那发自内心的幸福光彩,眼神也渐渐柔和了下来,心中最后那点不甘,似乎也淡去了不少。
热闹的婚宴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宾客们才尽兴而归,留下满院的杯盘狼藉和浓浓的喜庆余韵。帮忙的妇人们手脚麻利地收拾着,陈阿福和林婉娘连声道谢,将剩下的菜肴分装好,让她们带回家去。
华灯初上,喧嚣散尽。小小的杂货铺终于恢复了安静,只剩下屋檐下的红灯笼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温暖的光晕。
洞房之内,红烛高烧,流下的烛泪仿佛喜悦的结晶。陈阿福和林婉娘,这对经历了一番波折才终成眷属的新人,终于可以安静地独处了。他们按照古礼,喝了合卺酒。手臂相交,酒液微辣入喉,象征着二人从此合二为一,甘苦与共。
放下酒杯,两人对坐,烛光映照着彼此的脸庞,都有些羞涩,又充满了甜蜜。回想起从相识到成亲这短短几日发生的种种,恍如隔世。
陈阿福看着妻子娇美的容颜,心中满是感激,他握住林婉娘的手,轻声道:“婉娘,现在想想,还像做梦一样。亏得你……亏得你当初那般大胆,才有了我们的今日。”
林婉娘脸颊绯红,眼波流转,反手与他十指相扣,声音虽轻,却异常坚定:“福哥,只要能与你在一起,做什么都值得。此生,我林婉娘绝不负你。”
红烛静静地燃烧着,将一双亲密依偎的身影,投在贴满喜字的墙壁上。窗外,月明星稀,秋风送爽,仿佛也在为这对新人祝福。新的生活,就在这片静谧而温馨的夜色中,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