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2章 万民叩首 恩泽苍生

第12章 万民叩首 恩泽苍生(2 / 2)

这怎么行!众人纷纷反对,道长是主要功臣,岂能不提?

青云子摇头:《道德经》云:功成弗居,是以不去。贫道若贪天之功,必损道基。况且...他望向远方,昨日之战,让贫道深感修行不足。若非帝君显圣,后果不堪设想。这些虚名,不如化作精进修行的动力。

这番话出自肺腑,众人无不感动。李老四忽然道:道长既不受礼,我等便发愿行善!我李老四在此立誓:今后每月初一十五,必去关帝庙洒扫上香;每年捐资助村中学童读书;若遇困苦之人,必尽力相助!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效仿。有愿捐资修路的,有愿照顾孤老的,有愿戒赌戒酒的...一时间,许愿之声此起彼伏,竟成一场自发的大愿会。

青云子欣慰点头:善哉!帝君闻此,必感欣慰。须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才是对神恩最好的回报。

他趁机为众人讲解道教修行者的伦理观:修行之人,当明推功揽过之理。有功归于天,有过归于己;有福与众享,有难独自当。如此方能心境澄明,道业精进。

又举例说明:譬如昨日之事,若贫道居功自傲,今日受尔等跪拜,明日必生骄躁之心。骄躁一生,道心即损,他日再遇妖魔,恐难请动神恩。此所谓满招损,谦受益

众人听得入神,许多原本来看热闹的,也不禁肃然起敬。原来这道士不只是法术高强,更明白这般做人道理。

日头渐高,村民们方才陆续散去。临走时,个个面带喜色,仿佛不是来送礼的,而是得了什么宝贝。有几个孩童围着青云子不肯走,非要学神仙法术。

青云子抚着孩童的头,温言道:法术易学,道心难修。你等若要学,不如先学关帝爷的忠义精神。在家孝顺父母,在校敬重师长,待人真诚守信——这些才是真本事。

孩童似懂非懂地点头。他们的父母却如醍醐灌顶,连连道谢:道长说的是!做人比做法术重要!

待众人散尽,青云子独坐院中,望着堆积如山的供品,不禁陷入沉思。

今日之事,让他对民间信仰有了更深理解。百姓们或许不懂高深教义,但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践行着善有善报的因果观。这种基于道德交换的人神契约,实际上起到了教化人心、规范行为的作用。

而作为修行者,更要明白推功于天的道理。这不是虚伪的谦逊,而是对宇宙规律的深刻认知:个人之力终归有限,唯有顺应天道,方能成就大事。就像昨日之战,若非关帝显圣,单凭自己绝难成功。

功成弗居,是以不去...他喃喃重复着这句话,心中愈发明澈。真正的修行,不在法术高低,而在心境修为。能看破名利,方能得大自在;能推功于天,方能与道合真。

夕阳西下,他将剩余供品分送邻里,只留三炷清香,在关帝像前虔诚叩拜:弟子青云,愿终身奉道,弘扬忠义,不敢有违今日之言...

叩拜毕,但觉心境空明,道心更加坚定。他知道,经此一事,不仅村民们得了教化,自己的修行也迈进了一大步。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次第亮起。青云子静坐院中,忽有所感:但见丝丝缕缕的金色愿力自各家各户升起,向着常平里方向飘去——那是村民们虔诚的感恩之心,正在充实着关帝的神力。

人神交感,莫过如是。青云子微微一笑,闭目入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