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伦忙扶起众人:快快请起!你们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是自己的造化。老朽不过略尽绵薄之力。只望你们将来为官清正,为民请命,便是对老朽最好的回报。
于奉文见状,欣然道:今日双喜临门,理当庆贺。来人,再添酒菜,我要与这些后起之秀共饮一杯!
席间,于奉文对举子们谆谆教诲:为官之道,首重清廉。你等皆出身寒门,当知百姓疾苦。切记: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举子们肃然起敬,纷纷表示谨记教诲。
是夜,月明如昼,清辉满地。两家人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涂伦看着满堂儿孙,又看看身旁的于奉文一家,不禁感慨万千。
他唤来孙儿孙女,谆谆教导:孩子们,记住祖父的话: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人生在世,但行善事,莫问前程。你看于爷爷,曾经官至知州,如今布衣归田,依然怡然自得。为何?因为心中无愧,胸怀坦荡。
最小的孙女涂婉仰着头问:祖父,什么叫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涂伦慈爱地摸摸她的头:就是说,做好事不要想着会不会有回报。就像祖父帮助那些穷苦人,不是为了让他们报答,而是因为这样做是对的。
于奉文接话道:婉丫头,你祖父说得对。这世上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看,祖父当年成全了我和你雯兰奶奶,如今我们比邻而居,互帮互助,这不是最大的福报吗?
月光下,涂伦与于奉文相视而笑,举杯共饮。两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此刻心中一片清明,仿佛看透了世间万象,唯留一颗赤子之心。
此后多年,涂于两家比邻而居,互助互爱。涂家的仁善家风代代相传,于家的书香门第也绵延不绝。两家的孩子们一同读书习字,一同玩耍成长,竟比亲兄弟还要亲密。
涂伦在于奉文的帮助下,开办了涂氏义学,专门收容贫寒子弟读书。于奉文亲自执教,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不出十年,义学中竟出了七个举人,一个进士,成为当地美谈。
每当有人问起两家的渊源,老人们便会讲述那个关于洞房让妻、善恶有报的故事。故事传了一代又一代,每次讲完,总不忘加上一句:
做人啊,还是要像涂善人那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你们看,老天爷终究是长眼睛的。就像涂于两家的情谊,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久而久之,蔡州地界民风淳朴,邻里和睦,人们互帮互助,安居乐业。而涂伦和于奉文的故事,也成为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