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股权与控制权(2 / 2)

“你说。”

“我想成立两家公司。”陈默开口,语速不快,但条理异常清晰。

“第一家,是餐饮管理公司,暂定名茶颜悦生,主营业务是新中式茶饮的直营连锁。”

“这家公司,我想把我的几个同学,也就是初创团队的成员,都吸纳进来。”

他顿了顿,提出了第一个核心问题。

“我的想法是,我个人出资并占绝对控股地位。其他团队成员,根据贡献度,以技术和创意的形式入股,享受分红,但不直接进入工商注册的股东名单。”

“我希望设立一个期权池,有成熟期和退出机制。这样既能激励大家,又能保证公司股权的稳定。不知道这个方案,操作起来是否复杂?”

叶晴握笔的手,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股权代持和期权池。

这两个词,从一个大一学生嘴里说出来,让她感到了第一丝意外。这已经不是过家家的范畴了。

她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不复杂,很成熟的方案。继续。”

“第二家,是文化传媒公司,暂定名‘魅影文化’,主营业务是主播经纪。”陈默继续说道。

“这家公司前期由我个人100%持股,但同样需要设计一套成熟的期权方案,用于未来签约核心艺人和引进高管。”

“注册资本方面,”他看向叶晴,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现在是认缴制,我知道理论上可以写得很高。但从未来融资和税务的角度考虑,您建议这两家公司,分别注册多少比较合适?”

这个问题,更是问到了点子上。

叶晴看着他,眼神里的轻视,已经彻底消失了。

她开始真正地,将对面这个年轻人,视为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客户。

“餐饮公司,是重资产,未来可能会涉及大量的供应商合同和食品安全责任,建议注册资本不低于500万,可以实缴一部分,增强公司信用。”

“传媒公司,是轻资产,核心是合约和人。100万就足够了,没必要太高。”她的回答,专业而又精准。

“明白。”陈默点了点头,然后,抛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核心的问题。

“叶律师,我所有商业计划的核心,都建立在我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之上。”

“我希望在公司的章程设计和未来的融资协议中,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这一点。”

“比如,未来引进财务投资人时,有没有可能,通过协议约定,让他们只享受分红收益,而放弃投票决策权?”

当这句话说出口时,叶晴握着的笔,终于彻底停了下来。

作为一名专攻经济法的律师,她每天都在和创始人和投资人打交道。创始人控制权这个话题,她听过无数遍。

很多创始人,是在公司发展到b轮、c轮,自己的股权被稀释得所剩无几,即将被资本踢出局时,才哭着来找她,寻求法律上的帮助。

也有一些聪明的创始人,会在天使轮时,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但她从未见过,一个像陈默这样,在公司还只是一个概念、一分钱都还没融到的时候,就已经将这个问题,如此清晰、如此坚定地,摆在了所有问题的第一位。

这份超越了年龄的清醒和远见,才是真正让她感到惊讶的地方。

一种久违的、遇到了一个聪明客户的愉悦感,在她心里,悄然升起。

和这样的客户合作,永远是最高效、最省力的。

她合上笔记本,身体微微向后靠在沙发上,脸上那副紧绷的职业面具,放松了下来,嘴角勾起了一抹若有若无的、欣赏的弧度。

“陈先生,”她改变了称呼。

“看来,你比我想象的,要专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