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京城连日高温闷热,一场突如其来的时疫毫无征兆地蔓延开来。起初只是零星孩童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的症状,没过几日,患者便呈几何级数增长,且多集中在妇女与儿童群体中——孩童高热不退、上吐下泻,妇女则伴有腹痛、乏力、皮下瘀斑等症状,病情发展迅猛,不少家庭一家数人同时发病,一时间人心惶惶。
太医院紧急召集所有御医会诊,张院使看着每日递增的病例册,眉头紧锁:“这时疫来得蹊跷,专攻妇女儿童,症状复杂,常规的清热解毒方剂收效甚微。再这样下去,恐怕会酿成大患!”
一位年长的御医忧心忡忡:“是啊,短短三日,患者已逾千人,宫中也有几位宫女和皇子染上了,皇后娘娘都亲自过问了,要求我们尽快拿出诊治方案。”
“云大夫在女子与儿科病症上经验丰富,或许她有办法。”张院使当机立断,“快派人去通知云舒,让她即刻入宫议事!”
此时,云舒刚结束舒安堂在京城分号的诊疗工作,正准备回陆景渊的别院歇息。接到太医院的急召,她立刻动身,策马赶往皇宫。
抵达太医院会诊殿时,数十位御医已围坐一堂,气氛凝重。见云舒进来,张院使连忙起身:“云大夫,你可来了!这时疫来得凶猛,你快看看病例,说说你的看法。”
云舒接过病例册,快速翻阅起来,眉头越皱越紧:“患者多为妇女儿童,症状以发热、呕吐、腹泻、腹痛为主,部分患者伴有皮下瘀斑,这分明是湿热毒邪侵袭脾胃,兼及血分所致。妇女体质偏阴,儿童脏腑娇嫩,抵抗力较弱,故而更容易感染。”
“我们也是这般辨证,可用药后效果不佳。”一位御医说道,“我们用了黄连解毒汤、藿香正气散等方剂,部分患者症状稍有缓解,但仍有不少人病情持续加重。”
“方剂方向没错,但未能兼顾妇女与儿童的体质特点。”云舒沉吟道,“妇女需兼顾养血,儿童需注重健脾,且湿热毒邪深入血分,需加入凉血散瘀之药,方能见效。”
正说着,太监匆匆闯入:“张院使,云大夫,不好了!东宫的三皇子病情加重,高热不退,上吐下泻不止,皇后娘娘请你们即刻过去!”
众人脸色一变,连忙赶往东宫。三皇子年仅五岁,此刻正躺在床上,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宫女们正忙着为他擦拭身体、喂水,却无济于事。
皇后坐在床边,眼圈泛红,见众人进来,急切地说道:“各位御医,快救救本宫的孩儿!他已经烧了一天一夜,吃什么吐什么,再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啊?”
“娘娘莫急,臣等定会全力以赴。”云舒上前,轻轻握住三皇子的手腕,为他诊脉。脉象浮数而滑,正是湿热毒邪鼎盛之象。
“三皇子是湿热毒邪侵袭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气血紊乱。”云舒语气笃定,“需立刻用药,清热解毒、健脾和胃、凉血散瘀,双管齐下。”
“那该用什么药?”皇后连忙问道。
“我建议在黄连解毒汤的基础上,加入茯苓、白术健脾止泻,紫草、丹皮凉血散瘀,再辅以少量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云舒快速说道,“儿童用药需减量,剂量为成人的三分之一,水煎服,每两小时服用一次。同时,用马齿苋、金银花煮水,为三皇子擦拭身体,物理降温。”
“就按云大夫的方案来!”张院使立刻吩咐,“快让人去配药、煎药!”
御医们分头行动,很快,汤药便煎好了。宫女小心翼翼地将汤药喂给三皇子,起初三皇子还抗拒,喝了几口后,竟不再呕吐,渐渐安静了下来。
皇后看着儿子的脸色稍有缓和,心中稍稍安定:“云大夫,这药真的能治好本宫的孩儿吗?”
“娘娘放心,三皇子体质尚可,只要按时用药,配合护理,不出三日,病情定会好转。”云舒安慰道,“不过,时疫传播迅速,宫中需加强防护,勤通风、勤消毒,宫女太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