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这些流言是谁传出去的。”云舒说道,“百姓不可能知道这么多细节,背后一定有人在操纵。”
青禾想了想,说道:“会不会是沈公子?他被退婚,肯定不甘心,说不定就是他故意散布谣言,想败坏您的名声。”
“有可能,柳氏也脱不了干系。”云舒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不过没关系,明日的及笄礼,就是我们澄清流言的最好机会。我倒要看看,他们还能耍什么花样。”
第二日,云家张灯结彩,准备迎接前来参加及笄礼的亲友。可天刚亮,府门口就围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对着云家指指点点,还有几个好事的文人,拿着纸笔在旁边写写画画,不知道在编排什么。
管家急得团团转,连忙派人去驱散人群,可百姓不仅不走,反而越聚越多。云舒得知后,并没有让管家继续驱散,而是让丫鬟搬了几张桌子放在府门口,又让人端来茶水和点心。
“姑娘,您这是要干什么?”青禾疑惑地问道。
“既然他们这么喜欢看热闹,那我们就满足他们。”云舒笑着说道,“我要让他们亲眼看看,云家到底是不是像流言说的那样,我云舒到底是不是嫌贫爱富的人。”
说完,云舒整理了一下衣衫,走到府门口。百姓们见她出来,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云舒环视了一圈,缓缓开口:“各位乡亲父老,多谢大家今日来云府门口,想必大家都听说了我退婚的事,也听到了不少关于我的流言。今日我不想为自己辩解什么,只想跟大家说几句话。”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与沈公子的婚约是幼时定下的,这些年我一直盼着能与他喜结连理,可随着年岁渐长,我发现我们的追求不同——沈公子一心扑在仕途上,视功名利禄为首要,而我却希望未来的夫君能兼顾家庭,体恤家人。我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同,强行结合,只会彼此痛苦,这才是我退婚的真正原因,并非如流言所说,嫌沈公子出身寒门。”
“至于大家说我琢磨医术,心思不正,我更是不敢苟同。”云舒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医术是救人的学问,不分男女,不分贵贱。我学习医术,是为了能在家人生病时尽一份力,是为了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难道也有错吗?”
她的话掷地有声,让在场的百姓都陷入了沉默。过了片刻,一个老妇人站出来,说道:“云大小姐,我相信你!前几日我家孙女儿生病,找了好几个大夫都没治好,还是你免费给她看的病,开了药方,才把她治好的。你是个心善的姑娘,绝不会做出嫌贫爱富的事!”
有了老妇人带头,其他百姓也纷纷附和:“是啊,云大小姐是个好人,之前京城闹痢疾,她还免费发放汤药呢!”
“我看那些流言就是假的,肯定是有人故意编造的!”
“沈公子也未必是什么好人,说不定是他做了什么对不起云大小姐的事,云大小姐才退婚的!”
百姓们的态度瞬间转变,之前的指责声变成了对云舒的称赞,还有人开始指责散布流言的人。云舒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松了口气——她知道,这些百姓都是淳朴善良的,只要让他们知道真相,他们就会站在正义的一边。
就在这时,柳氏带着几个丫鬟走了出来,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各位乡亲父老,多谢大家对舒儿的信任。舒儿年纪小,做事难免冲动,还望大家多多包涵。今日是舒儿的及笄礼,大家要是不嫌弃,就进来喝杯喜酒,吃些点心吧。”
云舒心中冷笑,柳氏这是想趁机拉拢人心,把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她没有拆穿柳氏,只是笑着说道:“多谢姨娘好意,也多谢各位乡亲父老的支持。只是今日是家宴,不便招待太多人,还望大家见谅。日后若是大家有什么难处,只要我能帮上忙的,定不会推辞。”
百姓们见云舒这么说,也不再强求,纷纷散去。府门口的风波终于平息,云舒看着柳氏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柳氏,今日的事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之间的账,迟早要算清楚。
及笄礼如期举行,前来祝贺的亲友们得知退婚的真相后,不仅没有指责云舒,反而称赞她有主见、有胆识。族老们也对云舒刮目相看,之前的不满和指责也变成了欣慰和赞赏。
晚宴上,祖母拉着云舒的手,眼中满是骄傲:“舒儿,你今日做得很好,祖母为你骄傲。”
云舒笑着说道:“都是祖母和父亲教得好,女儿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云舒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坚定。她知道,流言虽然可怕,但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被人污蔑。未来的路还很长,她会继续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守护好家人,对抗所有的阴谋和算计,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