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安定(1 / 2)

苏家一次性购入八十余口人的消息,如同在落雁城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层层扩散开来。羡慕、惊叹、揣测,种种目光聚焦于此。然而苏府内部,在经过最初几日难免的忙乱与嘈杂后,很快便在苏浅浅的暗中协调与各位长辈的亲力亲为下,显现出井然有序的新气象。

府内立规矩,内外渐分明。

苏藤展现了惊人的管理才能。他将新来的仆役按照各自将要服务的领域(田庄、粮行、衣坊、酒楼、杂货铺以及府内杂役)初步划分,暂时统一安置在府中腾挪出的几个大院落里。每日由各自主子或指定的临时负责人(如田庄那位新买的副管事)带领,熟悉环境,学习苏家的基本规矩。

“进了苏家的门,就是苏家的人。”苏藤站在新仆面前,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威势,“苏家待人宽厚,膳食、月钱从不克扣,但规矩也立在前头:忠主之事,勤勉本分,不得偷奸耍滑,不得搬弄是非,不得里外勾结。违者,轻则罚没月钱,重则发卖处置,绝不容情!”

规矩立得清楚,赏罚分明,加之苏家提供的伙食确实比一般人家要好,甚至偶尔能见荤腥,大多数新仆原本忐忑的心渐渐安定下来,开始努力适应新环境,争取早日被分派到具体的活计上去。

田庄展新貌,根基稳中固。

苏老爷子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将挑选好的十户佃农和壮劳力带到了城郊及清溪村的新田庄上。他亲自划分住处,分配田亩,将那名为苏田的副管事带在身边,让他熟悉每一块土地的情况。

“这片地肥力足,开春就种春玉米。”

“那边靠近水渠,划入高产推广区,种冬小麦收完后,紧跟着种夏玉米。”

“这几户人家,就安置在这片屋舍,你负责分派他们日常的活计,督促他们按照要求施肥、除草。”

苏老爷子指点江山,苏田则拿着小本子飞快记录,态度恭谨而认真。这位前田庄管事很快进入了角色,将具体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让苏老爷子省心不少。田庄上,新的屋舍开始修缮,农具被分发下去,越冬的作物得到精心管护,一片生机勃勃。苏老爷子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纯粹的属于老农的满足笑容。

粮行初运营,脉络渐打通。

三位伯父也迅速行动起来了。他们将自己挑选的账房、伙计带到各自负责的粮行。

大伯苏承光坐镇东市粮行,他将账房和两名核心伙计叫到内室,详细交代了“精品粮”的采购标准和定价策略,并开始着手联系可靠的南方米商。

二伯苏靖和在两市粮行,则重点培训伙计们如何与街坊邻居打交道,如何记住老主顾的喜好,并初步制定了“满额送货”的细则。

苏浅浅的父亲苏屹安,在南市粮行与码头上的力帮头目接上了头,商谈大宗粮食装卸运输的合作事宜,他挑选的那两个机灵伙计,已经开始学着辨认不同地区来的粮商品种和成色。

三家粮行陆续挂出“苏记”的统一招牌,虽未大肆宣扬,但那充足的库存、整洁的环境和伙计们渐渐熟练的应对,很快吸引了不少顾客,银钱开始如细流般汇入。

衣坊定格局,匠心显雏形。

文氏将绣娘、学徒和那位名为苏绣的管事娘子带到了焕然一新的“苏氏衣坊”后院。她将这里辟为专门的工作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