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寒来暑往,转眼已是三年后。
又是一个大雪纷飞的除夕,清溪村苏家新宅内却温暖如春,欢声笑语几乎要掀翻屋顶。与三年前相比,这个家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更加富丽堂皇的宅院装饰和每个人脸上洋溢的自信与满足,更体现在齐聚一堂的儿郎们身上。
十三岁的苏浅浅,裹着厚厚的狐裘,正窝在窗边一张铺了软垫的摇椅里,践行着她“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的终极“摆烂”梦想。她身前的矮几上,放着一杯热气袅袅的茉莉花茶,清雅的香气在暖融融的室内弥漫。旁边还有一个精巧的小泥炉,炉火正旺,上面架着一个陶罐,里面咕嘟着奶茶,旁边还煨着几个橘子,橘皮在炉火的烘烤下微微卷曲,散发出诱人的焦甜香气。她眯着眼,听着家人的热闹,时不时啜一口花茶,捏一块烤得温热的橘子瓣放入口中,惬意得像只慵懒的猫儿。
她身旁的哥哥们,也已长成挺拔的少年,且个个在学业上都有了建树:
·大哥苏新,年已十八,身材高大,面容敦厚坚毅,已是苏老爷子在田庄管理上的得力助手。他于去年通过了府试,如今也是一名童生,沉稳持重。
·二哥苏景,十七岁,身姿矫健,眉宇间带着少年人的锐气,武艺在阿威的调教下进步神速。他在读书上亦不甘人后,与大哥同年通过了府试,成为童生。
·三哥苏杭,十六岁,气质沉静,身上带着淡淡的药香。他虽醉心医道,却并未荒废学业,凭借过人聪慧,亦在前年通过了县试,去年通过了府试,成为童生,堪称文武医三全。
·四哥苏寒,十五岁,依旧沉默寡言,身形如猎豹般充满爆发力,是所有兄弟中武艺最高者。他心志坚韧,于今年通过了府试,成为一名童生。
·五哥苏云,十四岁,气质温文尔雅,眼神通透。他天资最为卓绝,第一年便轻松通过县试,第二年通过府试成为童生,今年更是一举通过了院试,成为了真正的秀才公!乃是落雁城近年来最年轻的秀才,声名鹊起。
·六哥苏舟,十二岁,依旧是家里最黏苏浅浅的小尾巴,学业武艺都未曾落下,正准备明年下场参加县试。
此刻,苏家众人围坐在比三年前更加宽敞华美的堂屋内,举行着一年一度的家庭总结会议。炭盆烧得旺旺的,映照着每个人红光满面的脸庞。
苏老爷子作为一家之主,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与自豪:“转眼三年了!今天趁着年尾,咱们都好好说道说道这三年的光景!”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田地方向:“咱家这根基,首在田地!三年前那个春天,咱们提心吊胆种下的冬小麦,夏天就给了咱天大的惊喜!亩产达到了四百五十斤!加上之前秋玉米的收成,咱们自家那三十亩地(二十亩新田+十亩旧地),一年两熟,算下来一亩地的年产出顶得上过去三四亩!”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激昂:“那五十亩试种高产种的佃田,还有咱们自家那十亩旧地,第一年就大获成功!那些签了协议的佃户,交了租子后,家里剩下的粮食堆满了仓,个个对咱们苏家感恩戴德!到了第二年,剩下的五十亩佃户眼睛都红了,求着咱们也要种这‘苏家良种’!咱们顺势而为,将那一百亩佃田全都换上了高产种,租子也按规矩提了些,但比起他们增收的部分,不过是九牛一毛!如今,咱们家那五个大粮仓,个个堆得满满当当!别说咱们自家,就是再来几场灾荒,咱们苏家也扛得住!”
这番话引来一片赞叹和笑声。粮食,是乱世安身立命的根本,苏家如今手握如此巨量的粮食,底气足得不能再足。
接着,苏老爷子看向窗边惬意品茶的苏浅浅,眼神充满了慈爱和骄傲:“再说说咱们家的钱袋子!多亏了浅浅,第一年,靠着铺子生意和卖粮的钱,就把那五百两的巨债还清了!无债一身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