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女掌柜(1 / 2)

静谧的夜里,苏浅浅在空间中看着刚刚领取的任务奖励——那套闪着微光的初级调味料套装,心里乐开了花。酱油、醋、饴糖!这对当下调味品匮乏的餐桌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她仿佛已经闻到了李氏用这些调料烹制出的更诱人的饭菜香气。

“有了这些,娘的手艺更能发挥了!说不定还能琢磨出更多能卖钱的小吃……”苏浅浅美滋滋地盘算着,暂时将“摆烂”宏图搁置一旁。毕竟,让家人过得更好,是眼前最实在的事。

第二天,制作豆腐的成功和豆花的美味,让苏家再次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但喜悦之余,一丝隐忧仍在,尤其是大哥苏承光从镇上带回的消息——‘十里香’的孙掌柜似乎还在暗中打听苏家。

“总这样提心吊胆不是办法。”晚饭后,一家之主苏屹安敲了敲烟袋锅,眉头紧锁,“咱们的东西是好,但没个稳妥的销路,总是惹人眼红。”

五哥苏云眼珠一转,放下手里比划的树枝,开口道:“爹,我上次说的码头,大哥去试了,反响不错。但零卖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量小,也容易再被盯上。咱们得找个靠得住的买家,长期合作。”

“理是这么个理,可镇上就那几家酒楼饭馆,‘十里香’势力不小,谁敢为了咱们这小门小户得罪他?”苏靖和叹了口气。

一直安静倾听的苏浅浅,此刻脑中灵光一闪:“爹,二叔,咱们的东西好,不怕没人识货。‘十里香’霸道,但镇上总有不惧他、或者不屑与他为伍的正经商人吧?咱们能不能主动去找找这样的合作方?”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文氏,忽然轻声插言:“我……我今日送绣品去镇上的‘锦绣阁’,那家的老板娘是个和善人,见识也广。今日闲聊,她提起过镇东头的‘花玉酒楼’,说东家是位女掌柜,姓柳,为人最是公道正派,从不与‘十里香’那流同伍,还时常接济镇上的孤寡。或许……可以试试?”

文氏的话像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女掌柜,公道正派,不惧“十里香”——这几个关键词让苏家人都动了心。

“柳掌柜……我好像也听过她的名声,确实不错。”苏家老爷子沉吟片刻,下了决心,“承光,屹安明天你们一起去镇上,不去集市,直接去‘花玉酒楼’拜访一下。浅浅,你把咱们最好的玉米面装一小袋,再带上一块刚做好的豆腐。”

次日一早,苏屹安带着苏承光,揣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踏进了“花玉酒楼”。与“十里香”的喧嚣浮华不同,花玉酒楼布置得清雅别致,虽是清晨,已有伙计在安静地擦拭桌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而非油腻的烟火气。

听闻来意,伙计通传后,将他们引至后院一间雅静的书房。书房内,一位身着素雅锦袍、年约三十许的女子正在看账本,她容貌清秀,眉宇间却自带一股干练和英气。这便是柳掌柜。

苏屹安有些拘谨地说明来意,并奉上带来的玉米面和豆腐:“柳掌柜,冒昧打扰。这是俺家自己琢磨出来的些许粗食,味道尚可,想看看贵店是否……是否能用得上。”

柳掌柜并未因他们衣着朴素而轻视,她放下账本,目光落在那些金黄的玉米面和雪白水嫩的豆腐上,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她先是捻起一点玉米面细看,又凑近闻了闻:“这面粉色泽金黄,麦香浓郁,却似乎并非普通麦子所磨?”

“回掌柜的话,这是玉米磨的面,是一种……一种新粮。”苏屹安按照商量好的说辞解释。

柳掌柜点点头,又看向那块豆腐:“此物更是稀奇,洁白如玉,凝而不散,是何物所制?”

“此物名叫‘豆腐’,是用黄豆做的,口感软嫩,可荤可素。”苏承光补充道。

柳掌柜不愧是经商之人,立刻抓住了关键:“黄豆?竟能做出如此形态?妙极!”她当即吩咐伙计:“去,请王师傅来,将这两样东西拿去厨房,简单烹制一下,我亲自尝尝。”

等待期间,柳掌柜和气地与苏家父子聊起家常,问及收成、家中情况,言语间毫无架子,让苏屹安父子渐渐放松下来。

不一会儿,伙计端上来一盘烙得金黄的玉米饼和一碟清炒的豆腐。玉米饼香气扑鼻,豆腐看起来清爽滑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