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十几天的日夜兼程,肖雯雯终于回到了临安府。刚进府衙,李将军就匆匆迎了上来,脸色凝重地说:“肖大人,您可回来了!蒙古部落来势汹汹,刘将军虽然带领军队顽强抵抗,但蒙古骑兵战斗力极强,我们的损失不小,北方边境的几个重镇也被他们包围了。”
肖雯雯接过李将军递来的战报,快速浏览着,心中越发焦虑。她知道,蒙古部落的骑兵机动性强,战斗力远胜于金兵,如果不能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北方边境很快就会失守。
“李将军,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兵力可以调动?”肖雯雯问道。
李将军叹了口气:“临安府只剩下一万兵力,各州府的兵力都在守卫本地,能调动的兵力很少。而且,我们的粮草和武器也快不够了,冶铁工坊和纺织工坊的生产速度,已经跟不上前线的消耗了。”
肖雯雯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必须想办法筹集粮草和武器。一方面,我们可以向江南各州府征集粮草,让他们尽快运往北方边境;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扩大冶铁工坊和纺织工坊的规模,招募更多的工匠,提高生产速度。另外,我们还可以派人去联络高丽和日本,希望他们能出兵相助,或者提供一些物资支援。”
李将军点了点头,立刻按照肖雯雯的安排去部署。肖雯雯则留在府衙,处理政务,同时不断派人前往北方边境,了解战况,为刘平安提供支援。
几天后,江南各州府的粮草陆续运往北方边境,冶铁工坊和纺织工坊也扩大了规模,招募了大量的工匠,武器和布匹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高丽和日本也回复了消息,高丽表示愿意提供一些粮食和布匹支援南宋,日本则因为路途遥远,婉言拒绝了出兵相助的请求,但同意与南宋加强贸易,为南宋提供一些稀缺的物资。
得到粮草和武器的支援后,北方边境的战况渐渐稳定下来。刘平安带领军队,利用地形优势,多次击退蒙古部落的进攻,还收复了几个被占领的小镇。
然而,蒙古部落并没有放弃,他们不断增兵,对北方边境的重镇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刘平安和士兵们虽然顽强抵抗,但兵力和粮草还是渐渐跟不上了,形势越来越危急。
肖雯雯得知情况后,心中焦急万分。她知道,再这样下去,北方边境迟早会失守,南宋也会陷入更大的危机。她必须尽快想出更好的应对之策,帮助刘平安打败蒙古部落。
这天晚上,肖雯雯坐在府衙的书房里,看着墙上的地图,苦苦思索着应对之策。突然,她想起了自己从未来带来的一本军事书籍,里面记载了一些应对骑兵的战术,比如利用壕沟、拒马等障碍物,限制骑兵的机动性,再配合弩箭和火器,就能有效打击骑兵。
“有了!”肖雯雯眼前一亮,立刻召集工匠,按照书籍中的记载,设计制作壕沟和拒马,并改进弩箭,增加弩箭的射程和杀伤力。同时,她还派人将这些战术和设计图纸送往北方边境,告知刘平安。
刘平安收到肖雯雯送来的战书和图纸后,心中大喜。他立刻按照肖雯雯的建议,组织士兵挖掘壕沟,设置拒马,并使用改进后的弩箭,对蒙古部落的骑兵发起反击。
蒙古部落的骑兵果然受到了限制,机动性大大降低,在南宋军队的弩箭攻击下,损失惨重。刘平安趁机带领军队发起进攻,一举击退了蒙古部落的军队,收复了所有被占领的城镇,北方边境的危机终于解除。
消息传到临安府,百姓们再次涌上街头,庆祝胜利。肖雯雯站在城楼上,看着部落虽然暂时撤退,但他们的实力并未受到重创,未来肯定还会再次入侵南宋;而且,金兵也在北方积蓄力量,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几天后,刘平安带领军队回到了临安府。肖雯雯和孩子们、李将军等人早已在城门口等候。看到刘平安平安归来,肖雯雯快步跑上前,紧紧抱住他,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平安,你回来了,太好了!”肖雯雯哽咽着说。
刘平安轻轻拍着她的背,笑着说:“我回来了,辛苦你了,雯雯。这次能打败蒙古部落,全靠你送来的战书和图纸。”
肖雯雯擦干眼泪,笑着说:“我们是夫妻,本来就该互相扶持。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很多挑战,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刘平安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地说:“嗯!我们会继续推进改革,让南宋变得更加强大,不仅要抵御金兵和蒙古部落的入侵,还要让百姓们永远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
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城楼下的欢庆声依旧回荡。肖雯雯知道,虽然未来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但只要有刘平安在身边,有百姓们的支持,她就有信心,与刘平安一起,守护好南宋这个家,让这段跨越时空的传奇,继续书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