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军突袭,遂城告急
天圣九年三月,边疆的寒风依旧刺骨,遂城周边的空气中却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刘破虏所在的先锋部队刚在遂城郊外扎营三日,就接到了紧急军情——辽军三万骑兵突袭遂城,目前已突破遂城外围防线,正猛攻遂城城门,遂城守将请求支援。
“全体集合!”先锋部队将领赵刚拔出腰间佩刀,高声下令,“辽军突袭遂城,百姓危在旦夕!我们作为大宋先锋,必须立刻驰援遂城,守住城门,击退辽军!”
刘破虏和战友们迅速整理装备,跨上战马,跟着赵刚向遂城疾驰而去。一路上,能看到不少从遂城逃出来的百姓,他们衣衫褴褛,面带惊恐,有的还抱着年幼的孩子,一边跑一边哭喊:“辽军来了!快逃啊!”
看到这一幕,刘破虏紧紧握住手中的铁枪,眼里满是怒火。他想起了肖姐姐说的边疆百姓苦难,想起了自己投军时的誓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遂城,击退辽军,保护百姓。
半个时辰后,刘破虏和战友们终于抵达遂城。此时的遂城城门已岌岌可危,辽军骑兵挥舞着马刀,一次次向城门发起冲锋,城门上的守军奋力抵抗,箭矢如雨般射向辽军,却依旧难以阻挡辽军的攻势。城门下方,已经堆满了双方士兵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地面,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
“弓箭手准备!掩护城门守军!”赵刚大声下令。宋军弓箭手立刻弯弓搭箭,向辽军骑兵射去,辽军骑兵纷纷中箭落马,进攻的势头暂时被遏制。
可辽军兵力雄厚,很快又组织起新的进攻。辽军将领挥舞着马鞭,大声喊道:“冲啊!攻破城门,屠城三日!”辽军骑兵听到“屠城”二子,顿时变得更加疯狂,不顾一切地向城门冲来。
二、困境之中,献策破敌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刘破虏看着越来越近的辽军骑兵,心里焦急地想,“辽军骑兵机动性强,冲击力大,我们只靠弓箭和城门防守,迟早会被攻破。必须想个办法,打乱辽军的进攻节奏。”
他想起了肖雯雯给他的军事笔记中记载的“火攻战术”——利用火油、干草等易燃物,制作火球、火箭,攻击敌军骑兵,马匹怕火,一旦受惊,敌军阵型就会混乱。
刘破虏立刻策马来到赵刚身边,大声说:“将军!辽军骑兵依仗马匹冲锋,我们可以用‘火攻’破敌!遂城城内肯定有火油和干草,我们可以让城内守军制作火球、火箭,向辽军骑兵投掷、射击,马匹受惊后,辽军阵型必然大乱,到时候我们再趁机反击,一定能击退辽军!”
赵刚皱着眉头,犹豫地说:“火攻确实是个好办法,可现在辽军猛攻城门,我们怎么把消息传进城内?而且制作火球、火箭也需要时间,要是在这期间城门被攻破,一切都晚了!”
“我去!”刘破虏主动请缨,“我身手灵活,可以趁着夜色,从遂城侧面的城墙爬进去,把消息传给城内守将。只要城内守军能配合我们发起火攻,我们一定能守住遂城!”
赵刚看着刘破虏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岌岌可危的城门,点了点头:“好!我给你安排十名弓箭手,掩护你靠近城墙。你一定要小心,尽快把消息传进城内!”
“请将军放心!”刘破虏说完,立刻翻身下马,接过一名士兵递来的绳索和短刀,在弓箭手的掩护下,悄悄向遂城侧面的城墙摸去。
城墙高达三丈,表面光滑,攀爬起来十分困难。刘破虏手脚并用,紧紧抓着城墙缝隙,一点一点地向上爬。辽军的箭矢时不时地从他身边飞过,他却丝毫不敢分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爬进城内,传递消息。
经过半个时辰的艰难攀爬,刘破虏终于爬上了城墙。城内守军以为他是辽军奸细,立刻举刀围了上来。刘破虏连忙说:“我是宋军先锋部队的士兵,有紧急军情要向守将大人汇报!辽军猛攻城门,我们有破敌之策,请立刻带我去见守将大人!”
守军统领见刘破虏穿着宋军军装,神色焦急,不像是奸细,便立刻带着他去见遂城守将李业。
三、内外配合,火攻破敌
刘破虏见到李业后,立刻把“火攻破敌”的计策说了出来。李业听后,眼前一亮:“好计策!我这就让人准备火油、干草,制作火球、火箭!你赶紧回去告诉赵将军,今夜三更,我们内外配合,发起火攻,击退辽军!”
刘破虏不敢耽搁,又从城墙爬了下去,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安全返回宋军阵地,把李业的回复告诉了赵刚。
赵刚大喜,立刻下令:“全体士兵准备!今夜三更,听我号令,配合城内守军发起进攻!弓箭手准备火箭,骑兵做好冲锋准备,一旦辽军阵型大乱,立刻发起反击!”
夜幕降临,遂城周边一片寂静,只有辽军帐篷里偶尔传来的喝酒声和谈笑声。辽军将领以为宋军已无还手之力,放松了警惕,只留下少量士兵防守,大部分士兵都在帐篷里休息。
三更时分,遂城城门上方突然亮起了火把。李业站在城门上,大声喊道:“点火!”城内守军立刻将制作好的火球点燃,向辽军帐篷投掷而去,同时发射火箭,射向辽军的马匹。
火球落在辽军帐篷上,瞬间燃起熊熊大火,火箭射中马匹,马匹受惊后疯狂嘶鸣,四处奔逃。辽军士兵从睡梦中惊醒,看到大火和受惊的马匹,顿时乱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