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报直接呈送至萧景致书房。苏碗本已歇下,听闻有紧急边报,立刻披衣起身赶来。
书房内烛火通明,萧景致看完密报,脸色阴沉得可怕,将纸条递给苏碗。苏碗接过一看,心中亦是巨震。
密报来自西北“安抚司”沈先生,内容言简意赅:查明之前部落冲突频发,确有赵国舅余孽在背后煽动并提供少量兵器资助,意在制造边患,牵制安王精力。其首脑,竟是已致仕多年的那位与刘御史往来密切的老翰林!更令人心惊的是,密报末尾提及,查到对方似乎与境外某个西域小国亦有隐秘联系,意图不明。
“好一个赵家!好一个‘忠良之后’!”萧景致一拳砸在书案上,眼中怒火燃烧,“竟敢勾结外邦,祸乱边关!其心可诛!”
苏碗亦是心潮起伏。她早知道赵家不会善罢甘休,却没想到对方竟敢行此通敌叛国之举!这已远超朝堂党争的范畴。
“王爷,此事非同小可!”苏碗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沈先生可掌握了确凿证据?”
萧景致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沈信中说,已控制了几名负责传递消息和物资的中间人,口供指向明确,但直接指向老翰林和境外势力的铁证尚在追查。对方很狡猾,行事隐秘。”
“没有铁证,难以扳倒一位致仕多年的老臣,更难以涉及邦交。”苏碗沉吟道,“尤其是指控勾结外邦,若无实据,反易被对方倒打一耙,说我们构陷。”
“本王知道。”萧景致目光锐利,“所以,此事不能声张,需暗中进行。必须拿到铁证!”他看向苏碗,眼神复杂,“碗儿,恐怕……又需你的商队出力了。”
苏碗立刻明白过来。商队行走西域,与各色人等打交道,消息灵通,是收集境外情报的最佳掩护。
“王爷放心。”苏碗毫不犹豫,“我立刻传信给商队领队,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配合沈先生,查明与老翰林联系的究竟是西域何国,目的为何,务必拿到凭证!”
“此事风险极大。”萧景致握住她的手,语气凝重,“一旦被对方察觉,商队恐有覆灭之危。”
“商队既为王爷效力,早将生死置之度外。”苏碗目光坚定,“况且,此非王爷一人之事,关乎边关安定,国家安危,苏记义不容辞。”
窗外秋雨敲窗,更显书房内气氛凝重。他们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朝堂上的政敌,而是隐藏在暗处、勾结外邦、意图颠覆国家安全的巨大黑手。
“本王会加派暗卫,秘密潜入西北,协助沈先生和商队。”萧景致沉声道,“京城这边,我们需按兵不动,麻痹对方。尤其是那位刘御史,或许还能反过来利用。”
夫妻二人便在雨夜书房中,对着摇曳的烛火,细细商讨起应对之策。豆香依旧在空气中若有若无地弥漫,但此刻,这香气仿佛也带上了一丝凛冽的杀伐之气。中秋月明的温馨犹在眼前,转眼却已置身于一场关乎国本的暗战漩涡中心。前路,注定布满荆棘。